课件编号18334486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19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77539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8课,百家争鸣,课件,19张,PPT,内嵌
  • cover
(课件网) 儒 道法 墨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一、老子和孔子: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一)智者———老子 姓名 老子 年代 地位 学说著作 春秋后期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德经》(又称《老子》) 主要思想: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道德经》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辩证法 一、老子和孔子: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二)仁者———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一、老子和孔子: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二)仁者———孔子 1.思想家孔子 厩(马棚)焚(着火)。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故事一: 核心思想“仁” 一、老子和孔子: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二)仁者———孔子 1.思想家孔子 故事二: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一、老子和孔子: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二)仁者———孔子 2.教育家孔子 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南宫适、司马牛; 卑贱贫穷出身的子弟如:颜回、闵子骞、原宪、曾参、子路、冉耕等 品格好,资质高的学生如:颜回、子贡、子夏等 资质鲁钝的学生如:高柴、子路等 有教无类 孔子全都悉心教导,循循善诱。 一、老子和孔子: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二)仁者———孔子 2.教育家孔子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就去问老师。 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因材施教 家 想一想:何为“百家争鸣”? 百 百 家 争 鸣 很多 争 鸣 思想学派 争相 发表意见 想一想: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 (一)历史背景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社会之变 思想之辩 二、百家争鸣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课文,在导学案上完成以下表格。 儒家 法家 墨家 道家 二、百家争鸣 (二)各家主张 生活时代 主要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战国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礼治”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二、百家争鸣 (三)古为今用 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着校园出现的插队现象,请大家就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提出不同主张。 儒家:还是说服教育吧,用爱感化,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道家:随他们去吧,插几次队而已,无所谓的事情,顺其自然。 法家:不能姑息,一定要严惩不怠,罚他一周都要排到最后面! 墨家:虽然插队是不好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因此排挤同学,还是要相亲相爱的。 二、百家争鸣 (四)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 推动社会进步 儒 道 墨 法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多 元 一 体 三、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 {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 { 老子:辩证法,无为而治 孔子:“仁”;以德治国;有教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