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35002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6-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48668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导航 1、通过学习,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专卖以及北击匈奴等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影响。(历史解释) 2、分析材料,了解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的力量对比,分析汉武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及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学习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任务,提高民族责任感。(家国情怀) 导入新课 《沁园春 雪》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汉武帝是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他的巩固措施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什么叫大一统? 小知识: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 郡国制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 温故知新 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 (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单位:万人 中央人口 地方人口 单位:个 中央辖郡 地方辖郡 材料一: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造弓箭数万,府库的“金银珠宝,多于京师”。 一、政治上:“推恩令”的实施 根据材料分析: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材料二: 诸侯国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一、政治上:“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诸侯王独霸一方;地方豪强横行乡里。 2、提出者:主父偃 3、具体措施: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政治上:①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中央 诸侯 诸侯 中央 中央 诸侯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4、“推恩令”的作用 大大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使其再也无力对抗中央;新封的诸侯对皇帝感恩戴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主父偃 一、政治上:削爵夺地除国 汉武帝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你送來的賀禮太薄,對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 一、政治上:建立刺史制度 自主阅读57页课文内容及58页的“相关史事”,思考面对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强大,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刺史职能:监视 、监察 对象: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作用:通过上述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有利于巩固政治大一统。 二、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道家:先帝一直采取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 政策治国…… 儒家:治国要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方能长治久安…… 法家:对于 说三道四的刁民要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董仲舒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 陛下请听我说……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哪家学说? 二、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董仲舒 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正统思想。 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