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关注你、我、他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的比例关系; 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较写实地去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物; 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更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更多地去发现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表现的多种工具、材料和表现方法; 了解人物头部的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 对人物神情、动态、比例、色彩的恰当把握。 教学方法: 观察、探究、讨论、演示、练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有关教具; 学生:自带一张自己喜欢的与家人、朋友、同学等合影的照片; 收集有关人物神态、五官表情、动态等文字描述; 有关绘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猜一猜这是谁?教师媒体出示著名演员关之琳及成龙儿时和成年的照片。 2、看一幅你熟悉的人的肖像画,是否有一种温馨与亲切感? 教师媒体出示《全家福》、《儿时的我》 二、活动: 1、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相貌特征。仔细观察邻座同学的相貌特征,并把它描述出来。 观察、思考: 2、人物特征最突出的地方在哪里 头部特征:脸型、五官、发式等 (1)师生共同探究脸型“八格”(田、国、由、用、目、甲、风、申) (2)师生共同探究人物头部五官的结构 对镜子,看一看,摸一摸,认识自己的五官。 (3)师生共同探究人物的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三停” 上停:发际———眉下端 中停:眉下端———鼻下端 下停:鼻下端———下颌 “五眼” 正面像脸宽差不多是五个眼睛的宽度 眼睛位于头顶至下颌的中心 观察、比较: 1、师生共同探究人物表情的规律 2、媒体出示三位同学的照片 问:这三位同学的头部特征有哪些不同,想一想 ,如何表现出来。 三、示范演示,引领方法: 教师选择一同学进行示范演示。(师生互动,边画边讲,加深印象) 四、欣赏、表达: 仔细比较一下,看看这几幅画的造型手段和表现效果有何不同? 水墨画、油画、版画、线造型、素描 五、实 践 活 动: 为身边的人画像,画熟悉的人更容易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他们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请你为自己熟悉的人画一张人物画作品。 作业:尝试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 要求:1、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 2、构图合理 比例恰当 作业讲评:1、学生看一看,评一评 2、教师点评 拓展延伸: 1、观察、思考: 怎样把人物特征表现得更充分? 抓住相貌、服饰、道具、动作等特征,能够把人物的神态、个性更好地表现出来 2、看“话”画“图”: 肖像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