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41358

7.21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册 期末知识点+练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含解析)

日期:2025-10-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6153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7.21,练习,解析,八年级,北师大,生命
  • cover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1生命的起源的5个假说: (1)神创论:来自天意,由神或上帝创造的 (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 (3)生生论:雷迪和巴斯德实验 实验结果说明: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4)宇宙生命论: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 (5)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2.化学进化论 (1)原始地球(能量)条件:闪电、宇宙射线、高温、紫外线。 (2)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 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但没有氧气(游离的氧) (3)原始大气在当时的能量环境下在形成了有机小分子,小分子汇聚在原始海洋中,形成了原始生命。 (4)1853年米勒的模拟实验 2.米勒实验: a.密闭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大气。 b.正负电极火花放电模拟的是闪电。 c.沸水模拟的是原始海洋。 d.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米勒实验的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小分子无机物到小分子有机物这一过程可以实现。 (6)证据: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1.进化: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2.进化论的依据: (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中间过渡类型化石、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2)胚胎学上的证据(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从一个受精卵开始、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 (3)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同源器官) (4)比较古生物的DNA和蛋白质3.化石: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1)种子蕨的化石证明了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2)始祖鸟的化石,证明了鸟类是从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3)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生物的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4)根据地层中化石分布①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②进化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5)生物进化历程 ①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②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③植物:藻类→ 苔藓、蕨类→ 种子植物 (6)生物进化历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来的,而是由原生生物中的藻类类群进化来的。哺乳类不是由鸟类进化来的,而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②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爬行类而不是两栖类。 4. 胚胎学上的证据:在发育初期都有鳃裂、尾、肢芽;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5. 同源器官:形态和功能不同,但它们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是相似的6.细胞色素C———稳定,不易变异,对比氨基酸差异。 7.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定义: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2)内容 ①过度繁殖———前提②遗传变异———基础③生存斗争———动力 ④适者生存———结果 (3)辩证思维 是先选择再变异,还是先变异,再选择? 是先变异,在过度繁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变异个体,自然选择出适合生存的动物个体,优秀个体不断繁殖,优势基因得到了积累,从而存活下来许多适应生存的个体。 (4)变异特性:普遍性、不定向性、多有害、随机性 (5)变异的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6)例子:a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是大风选择出无翅昆虫。 b解释细菌抗药性的增强:细菌存在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变异类型→抗生素对其选择→抗药性强的能生存下来(有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