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44057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8.4焦耳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85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全册,18.4
  • cover
《焦耳定律一课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体会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归纳总结反思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理性思维。 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电学两大定律之一,在整个初中物理学习中都有着很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热转换中的具体体现,是对电能、电功率的应用总结和进一步延伸,也为后面章节认识安全用电打下了理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电热很贴近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教育理念。 学情分析 心理方面,九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物理实验较感兴趣,但遇到问题仍然不知从何下手,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在课程设计时,设计了带领学生进行设计和实验的思维阶梯。 知识能力方面,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学习了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等相关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可以进行科学探究,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多少与电流、 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知道焦耳定律。 3.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4.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 归纳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对电流热效应和焦耳定律的理解。 难点: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和电流关系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电源1个,引入用蛋糕模型1个、电阻丝1根、自制电热切割机10个、焦耳定律演示器10组、电池组10组、滑动变阻器10个、开关10个、导线10组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1 魔术引入 提出问题 利用电热丝将蛋糕上的蜡烛自动点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电流的热效应。 环节2 体验电热 提出猜想 1、用自制电热切割机分组实验 2、根据实验现象猜想Q可能与t、R、I有关 利用分组实验给学生的猜想提供事实依据。 环节3 设计实验 确定控制量和改变量,为设计明确思路 设计探究Q与t关系的实验,为设计明确方法 设计探究Q与R、I关系的实验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设计实验,因为转换法的设计思路比较开放,还要与电路结合,学生设计并不容易。所以设计思维阶梯,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设计。 环节4 进行实验 介绍仪器,并演示探究Q与t关系的实验 学生根据设计连接电路图 进行探究Q与R、I关系的实验 焦耳定律演示器学生连接起来不容易,所以先引导学生连接电路再进行实验。 环节5 定量研究 利用实验视频,展示Q与I、R、t三个变量的定量关系 自学书上有关焦耳定律的内容 练习焦耳定律的计算题 以往课程中只是生硬的告诉学生Q与I的平方成正比,说服力不强。利用视频直观展示出定量关系,更具有说服力。 环节6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视频展示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利用视频直观展示,并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事物。 环节7 谈谈收获 请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利用谈收获提升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 环节8 结尾 展示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多次尝试最终解决困难的过程。引导学生正视困难,享受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怕困难,享受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1 魔 术 引 入 、 提 出 问 题 1、同学们在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老师做了一个蛋糕提前预祝同学们中考顺利(说着蜡烛自动点燃了) 2、蜡烛是怎样点燃的呢 电流通过电阻丝会产生热量,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3、生活中有哪些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呢? 1、学生观察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