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44813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考点梳理 素材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9次 大小:2748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欧姆
  • cover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 一是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是连接在电路中的导体。 2、电阻、符号和单位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是R,国际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还有兆欧(MΩ)和千欧(kΩ)。 换算关系:1MΩ=103kΩ,1 kΩ=103Ω,1MΩ=106Ω 3、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如何通过实验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探究方法:转换法) 观察比较电流表的示数(或小灯泡的发光亮度),电流越小(小灯泡发光暗),表示接入电路中的导体的电阻越大。 (2)影响因素及结论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长度(L)和横截面积(S),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 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补充:电阻公式R=ρ。 4、区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分类 导电能力 常见材料 用途 导体 容易导电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溶液等 输电线、铜导线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橡胶、玻璃、陶瓷、油、塑料 导线外皮的塑料皮 半导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硅、锗 二极管、三极管、光敏电阻 超导体 最强,电阻变成零 金属铋 纳米超导线 5、滑动变阻器 电路原件符号: 结构示意图: (3)使用:①串联接入电路中;②要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③开关闭合前,滑片应在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处(保护电路)。 ②选择“全下”( A、B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根导线; ③选择“全上”(C、D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④选择的下方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一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就在哪一边。 (4)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 (5)铭牌: 例如此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6、电阻箱 (1)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阻器。 (2)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Δ)的示数乘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7、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的区别 (1)电阻箱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而滑动变阻器不能读数; (2)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不能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8、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电路图 (2)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①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②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①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②结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5)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的因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9、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3)公式: I = 单位:U—伏特(V);R—欧姆(Ω);I—安培(A) 变式: R= 不能认为电阻R 跟电压U 成正比,跟电流I 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跟所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变式:U=IR 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也成正比。因为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与电流无关。 (4)具体说明 ①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