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54219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95958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历史人物介绍亚圣孟子 名“轲” 战国时思想家 儒家 “亚圣” “仁政” 最早提出“民贵君轻”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王道”。提倡君王要“与民同乐”,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 记录孟子及弟子言行 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 是儒家重要学术著作 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 文势磅礴,逻辑严密,擅长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道理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6:22 听课文,熟读课文 得 道 多 助 失 道 寡 助 11月16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及,比得上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内城 包围 语气助词,用在句首,有提示作用。 ······的原因 外城 这样却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放弃 城墙 离开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地势,山河 划定的疆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巩固 依靠、凭借 国防 威慑 锐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施行仁政的君主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极点 同“叛”,背叛。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归顺,服从 所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心论点) 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 2、孟子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什么?哪一个在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客观条件:天时、地利 主观条件:人和 “人和”是最关键的因素。 3.作者是如何通过战例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的? 城高兵利 粮足不守 环而攻城 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攻城失败 防御失败 4、为了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作者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 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1、孟子由战例讲到治国,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谈谈他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施行仁政) 2、孟子是如何论证“人和”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作用的? 运用道理论证,又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强调了得“人和”者得天下的道理。 3、最后作者得出什么结论?“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实质:“得道”,即施行仁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①首先,开篇直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 ②其次,运用举例论证,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③最后,通过道理、对比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结论。 4、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加强肯定语气,强调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运用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从反面进行道理论证,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本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