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61060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教材重难与思维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2216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关系,第四,解析,训练,思维,重难
  • cover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教材重难】 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征: ①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各民族之间既有和睦相处,也有矛盾冲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①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开疆拓土;汉族核心; ②隋唐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开明灵活;羁縻府州; ③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版图奠定;以北制南;因俗而治; (3)历代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①秦汉: 民族政策:战和并用和屯戍的防御政策; 边疆管理:中央设典客、典属国,大鸿胪,边疆设郡县或设军政合一机构,如秦朝北击匈奴夺河套,南伐南越设三郡;汉对匈奴,征伐与和亲并用;汉设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汉宣帝)、云贵川郡县、护乌桓校尉;配合和亲政策和边疆屯戍政策; ②隋唐: 民族政策:开明灵活的怀柔政策。 边疆管理:中央:礼部、鸿胪寺;地方:设羁縻府州(都护府或都督府);配合和亲政策和册封政策; ③宋元: 民族政策:两宋实行以钱财换和平的民族政策;元朝差别对待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边疆管理:元朝中央的礼部、宣政院;地方是行省;如设宣政院管佛教和藏族事务;云南行省管辖云南,江浙行省澎湖设巡检司管辖琉球等;配合实行互市贸易; ④明清: 民族政策:恩威并用、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边疆管理:中央机构明代的是礼部及提督四夷馆,清代是礼部、理藩院;地方机构明代的是羁縻都司(卫所),清代的将军、办事大臣、行省(改土归流)等;如对蒙古实行满蒙联姻、设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北疆(准疆)平噶尔丹、南疆(回疆)平大小和卓后设伊犁将军;在西藏先册封后实行驻藏大臣、金瓶掣签等;设福建省台湾府后改为行省;配合册封和联姻政策; (4)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各民族之间既有和睦相处(和),也有矛盾冲突(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是主流。这两种形态交替或并存,一直贯穿于民族关系的始终。 民族战争主要表现有: ①民族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掠夺物资,是游牧民族的一般历史特点。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大体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历史过程,这种掠夺战争往往是全民族性质的战争。 ②民族征服战争。如金灭辽,蒙古政权先后征服和攻灭了西夏、吐蕃、畏兀儿、金等。 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例如清初康熙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等。 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五胡”内迁遭受西晋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而不断进行起义。 ⑤国内民族抵御外国异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明朝的抗倭战争,清朝雅克萨之战等。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主要表现有: ①和亲、联姻。如西汉白登之围后长期实行和亲政策、唐朝的唐蕃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等。对多数和亲来说,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进步意义,概括为: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同化。 ②通贡、互市。通贡是由官方控制的民族间的经贸活动。来自异民族国家的使节或比较重要的商团所带来的物品被列为“贡品”,中原王朝与之交换的物资,一般称为“赏赐”。通贡的物品游牧民族主要是牛、马、骆驼及裘皮、玉石等,中原王朝有粮食、绸布、茶叶、瓷器等。互市是民族间经贸的一种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如北宋与辽在澶渊之盟后,在边境的雄州、霸州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谷、茶叶等,换取辽的马、羊、骆驼等牲畜。明朝与鞑靼和好后,在边境开设互市等。 ③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 ④民族交融———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最高形式。 (5)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