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69816

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80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
  • cover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一)我们不必讳言,高中学科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时考出与他的禀赋、努力相称的成绩,也就是达成高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利目的———高中从某一个角度看,是把人的教育分层(当然与他成长以后所归属的阶层、阶级本质上无关)的特殊阶段。因此,高中学科教学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与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培植、积累和训练的效度相关。从学科教学的成效上看,如果一门学科没有通过教学在以上三个方面使学生有较大的提升,我们大概可以说这个学科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也毋庸讳言,一定程度上看,语文教学在这些方面任重道远。 (二)高考所涉及的三大素养———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基本上都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培养,而非由高三总复习时集中攻坚养成———高三的有效复习,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如果高中前两年所作的全部努力,与高考三大素养若即若离,甚至貌合神离,仅指望在高三时奋力一搏,得以毕其功于一役,从而面貌一新,幻想能得胜回朝,除非神灵附身,否则,委实难以做到。平时也不时听到有语文老师埋怨学校领导计较考试分数(当然,一次两次的小规模考试成绩不甚理想,不足过虑,因为这类考试测评牵涉的影响评估客观性、公正性的主客观因素太多),认为他们不懂语文素质教育———作为情绪的宣泄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不敢直面现实、及时反省自己并坚持一己之见的理由,显得有点苍白。 (三)这两篇文章的体裁属于随笔。随笔相对与虚构性作品,它是真实的,以事实为依据的;相对于古代的说、论之类,它又有不完全诉诸理性,杂入思想和情感的体验,但又不是以抒情作为主要的目的的诸方面的特征;相对于讲话(稿)、演说(稿),它是一种书面发表的方式,措辞及其风格是书面化的。这样看来,随笔之“随”,就往往体现在以真实体验、感悟为基础的议论和叙事,表达自由随性,以议论、记叙为主,兼杂描写、抒情和说明,篇幅相对短小,无演说、报告之类口语化、现场感之要求。这类文章的教学要特别关注文章所表达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本身,由此积淀阅读和写作的思想资源;也要非常关注观点、见解与体验、材料是如何统一的。 (四)这两篇文章所谈的都是读书问题,是本单元学习任务“学习之道”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开展同一具体话题比较研读的理想材料。就高考文本阅读命题导向看,已经进行同一内容的不同体裁文本比较的分析考测,如2022年全国甲卷第9题,要求将《支队政委》与《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进行比较并简要分析,也在进行类似文本中同一话题(主题或主题词)的比较辨析。如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第5题主观阐述题:“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两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其实,2019年来,全国高考语文题(包括上海题)中这样的考测已经不少,老师们或可翻检梳理之。 二、教学目的 (一)依据随笔体式,梳理文章观点及明了材料(阅读经历)与观点的关系,进行比较阅读; (二)对文中有关读书的精辟观点予以提点,思考其深刻内涵,汲取其思想精华。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同学们:我们大都有很好的读书习惯。据我了解,我班冯同学喜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了不下10遍,许同学喜欢残雪的小说,读得很多,也很深,我相信,我们班这样的同学很多的,而且读的也不仅仅以小说为限。其实说得远一点,中国文学对歌德、对罗曼 罗兰的影响,像马尔克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对莫言、余华等,还有卡夫卡对残雪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深远的;通过读书,世界被打通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黑塞的随笔,也会发现包括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