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70142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79534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4张,课件,归京,判官,武判官
  • cover
(课件网) ———岑参(cén shēn)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 近 作 者 岑参,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与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岑参曾两度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对军旅生活和边地风光有着切身的体会。其诗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象丰富,色彩绚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诗 歌 体 裁 七言歌行体是特殊体例,首创于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是一类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一般句数不定,而每句字数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杂以三言、五言句,但是以七言为主。 在诗题中常见有“歌”、“行”的字样 。 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等; 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 等; 以“歌行”命名的:曹丕的、庾信的、高适的《燕歌行》等。 诗 题 解 析 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内 容 梳 理 思考这首诗由哪两部分组成? (可结合诗题) 咏 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送 别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内 容 梳 理 既然是送别,又为何要咏雪, 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注释]白草:一种牧草,干熟时变为白色。 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翻译]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解析】突出边塞的气候特征:风猛雪早。 【赏析】“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北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 “即”字表现了诗人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翻译]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解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发挥联想,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赏析】“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注释]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面的“罗幕(丝绸制作的帐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 锦衾薄: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翻译]雪花散入了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已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解析】由户外写到室内。雪花飘进珠帘,沾湿罗帷,轻柔而浪漫。伴随着雪花的到来,寒冷也悄悄地跟进,在考验人们的毅力和耐心。 【赏析】诗人用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侧面烘托边塞气候的寒冷,同时也写出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注释]角弓:一种兽角作装饰的弓。 控:拉开(弓弦) 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着:穿。 [翻译]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解析】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 【赏析】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边关将士奇寒难熬的艰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