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7966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饮酒(其五)》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9173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课,饮酒(其五)
  • cover
(课件网)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1.了解作者和生平经历。 2.读懂诗意,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3.学习品析诗词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其诗作主要表现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 《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作者生平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政治极端黑暗,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对统治者有过幻想,希望能通过出仕的途径,实现他“大济苍生”的宏愿。但是,在几次出仕的过程中,他逐步看穿了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和自己格格不入。他坚持自己的气节,不愿和统治者妥协,只有隐退田园,躬耕自乐。 他的人生经历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前,年少居家,饱读诗书,有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第二时期:29岁到41岁,时仕时隐,处在彷徨挣扎中;第三时期:42岁到62岁,他毅然归居田园,直至病故。 背景链接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归隐后的陶渊明陆续写成组诗《饮酒》20首。这组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本诗是其中最为闲雅有致的一首。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题解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lú xuān xiānɡ huán 【诵读指导】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朗读时可按照“二三”式来停顿,语调宜舒缓。前四句宜读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足自豪之情;后六句重在抒发回归田园的乐趣,宜读出自得之乐。 诗词诵读 知识补充 古体诗 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 “歌”“行”“吟”“引” 即是古体诗的一种形式。 近体诗 绝句:五绝 七绝(四句) 律诗:五律 七律(八句) 排律 (十句以上) 古典诗歌 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主要指唐以前的诗歌,也包括唐以后文人模拟的古体诗。与近体诗(格律诗)不同,古体诗每句字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格律自由,不求对仗,平仄押韵也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 文体知识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征 常见意象 情感主题 代表作品 ①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②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①景物类:溪水、山石、松林、柳、明月、菊花、竹、稻香、蛙声、桑榆、桃李等。②动物类:鸡、犬、眠蚕、白鹭、黄鹂、燕子、牛羊、蝉、布谷鸟、莺等。③人物类:隐士、山中人、松下客、野老、牧童、渔翁、浣女、农夫、林叟、邻人、樵夫等。 ①寄情山水,热爱自然,赞美山河。②以恬淡之心抒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