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84478

《课间活动》(说课稿)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8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间活动,课稿,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
  • cover
《课间活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所授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课间活动》。 本节课主要通过“课间活动”的这样的课间活动,在丰富的信息中,对2和5的乘法口诀中进行复习巩固,前面学生已经会进行2和5的乘法口诀计算,这节课主要是考虑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了专项的巩固复习,旨在让学生能灵活运用2和5 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由四个情景问题构成,首先通过丰富的情景图信息,让学生根据2×5的算式来找符合条件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然后再根据其它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列出算式并根据口诀计算出结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走进生活,寻找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那么抽象。 二、说教材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 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能力目标: 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目标: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语言简练的特点,提高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熟练的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法。 1、 从二年级学生思维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储备情况出发,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教法:1、数形结合。例如解决教材第一个问题,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让学生对照算式在“课间活动”场景中去找一找对应的图,把乘法算式和实物场景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解决教材第2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都与此相似,只不过从第一个问题的以式找图变成了以图列式,学生始终能扶着图这根拐杖学习。 2、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例如教材问题四的解决,“你们自己课间活动中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呢 ” 3、 类比的方法。在解决了教材问题三后,教师会通过提问,让孩子比较与前面问题的不同,从而体会乘法能解决哪一类问题,不能解决那一类问题。巩固练习安排的第1题,也会通过智慧老人提醒学生“哪个问题不一样?”进行类比,凸显乘法的特殊性。还有情景引入法和分析法等,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课的需要也要经常用到。 四、说学法: 本课学法主要是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互帮互学,都有进步。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课间生活情况,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快乐地谈自己的生活,也就能愉悦的谈谈奇思与妙想的课余生活。想说、会说才能紧紧发现情境图中带个我们的大量信息。深刻的理解了情境图的含义,也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理解5×2所表示的意义。 我先让学生说出5×2所表示的意义,根据它的意义找出符合条件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2、根据图理解问题。 学生已经学会了2和5 的乘法口诀,我把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引导学生会发现、会思考。点燃学生只会的火花,让他们发现一些除了显性的信息外,还有那些隐性的信息,比如,双手,套圈数,套圈柱数等等,学生的思维一旦打开,如波浪一般涌来,我们一定要学会引导与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 3、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在具体情境中,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找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然后再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解决数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