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97789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27510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cover
(课件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走进作者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文学常识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政治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大的变革。孟子处于各国新兴封建势力先后进行变法的战国中期。孟子称颂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世,主张“法先王”,行“王道”“仁政”。在列国纷争和人民斗争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的看法,强调统治者应重视人民的作用,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性。 书中有大量名言警句广为流传,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3.体会孟子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诵读感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guō),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jiāng)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qi)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比不上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翻译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内城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外城 攻打 取胜 翻译句子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句首语气词 (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一定 这样却 这 翻译句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锐利(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抛弃城池离开,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护城河 武器装备 锐利 充足 抛弃 离开 这是 翻译句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凭借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疆域 凭借 巩固 山河 震慑 施行仁政的君主 人 翻译句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到了极点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归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