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99414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2024版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课件(4份打包)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9313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区域,打包,4份,课件,差异,类型
    (课件网) 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1.学习思路 本章讲的是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在认识区域及其类型的基础上理解区域发展差异,理解因地制宜,在区域差异的基础上理解区域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 2.学习技法 (1)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教材直接给出了区域的含义,并提供了典型的地图,把区域的含义、基本要素进行了图像化表达,学习时可采取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的方式,相辅相成,互为印证,也可借助一些模式图进行理解。区域的划分不必拘泥于课本,可结合自然区域、人文区域的典型案例判断划分方法。区域的特性可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等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在理解区域差异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进行本节学习。区域的差异性是划分区域的依据,区域差异的界定是建立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基础之上的。区域整体性指区域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区域比较不仅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方面着手,还要从区域关联性方面去看待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以长江流域为例,可用列表的方法比较长江上、中、下游之间的自然环境差异和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学会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根据教材的概念理解主体功能区,结合具体的地域理解四类功能区的划分和分布,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思想。“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意义”可联系必修第二册的知识,并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进行学习。 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说明区域的含义,掌握区域划分的类型;对比不同尺度、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名称、特性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区域认知]以某一区域为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说明该区域的基础特征,解释该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与标准。 [地理实践力]结合自己的家乡展开调查,深入理解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区域的特点,形成正确的区域发展观。 课前 | 必备知识 · 自主夯实 【 基 础 清 单 】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是人们根据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按照一定的_____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的空间范围。 2.目的: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是认识地球表面的_____性,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指标  复杂  3.特点 (1)区域具有某种自然或社会、_____、文化等地理特征。 (2)区域占据一定的_____范围。 (3)区域边界有些是明确的,有些则具有_____性的特点。 二、区域的划分 1.划分方法 (1)根据区域内部地理特征的_____或相似性划分。 (2)根据区域内部_____特点划分。 经济  空间  过渡  一致性  关联  2.区域尺度 (1)概念:一般指区域空间尺度,它是区域空间大小的_____。 (2)类型。 ①大尺度区域:一般指_____或全大陆。 ②中尺度区域:一般指较大地区或较大面积国家。 ③小尺度区域:一般指局部地区。 量度 全球  三、区域的特性 1.层次性 (1)一个大区域内包含着若干小区域。 (2)区域内部彼此_____形成的层次关系。 2.整体性 (1)区域由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组成,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_____的整体。 (2)如果区域内部某一_____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或部分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关联  统一  要素  3.差异性 (1)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_____,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 (2)不同区域之间的_____是不同的。 (3)同一区域内部地理特征通常只是_____,其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 4.开放性: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_____的系统,通过物质交换、_____流动、_____交流等方式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 特点  地理特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