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06679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267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阅读,文言文,专项,复习,期末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2023八上·广东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⑤者,鹯⑥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桀纣:夏桀、商纣,均为古代的暴君。②与:为,替。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ɡ):旷野。⑤爵:同“雀”,鸟的一种。⑥鹯(zhān):古书中说的一种猛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寡助之至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恶勿施尔也     ②为丛驱爵者     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今 天 下 之 君 有 好 仁 者 则 诸 侯 皆 为 之 驱 矣 虽 欲 无 王 不 可 得 已。 5.这两篇选文提到的“道”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2八上·宝安期末)阅读文言文选文,完成问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史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①。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尉德唯唯。明日对仗②云,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③于地,奋衣入。 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④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⑤,群臣皆称万岁。 (唐 张鷟《朝野佥载》) 【注释】①争道:争抢棋路。②对仗:当廷奏事。③玉珽:玉笏板。④怒过:指发怒后很快就消气了。⑤段:量词,布帛等条形物的一截。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     ②委而去之     ③寡助之至    ④亲戚畔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上大怒/大惊曰 B.唐俭轻我/云淡风轻 C.确定不移/贫贱不能移 D.奋衣入/元方入门不顾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 10.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乙】文中的尉迟敬德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原文说一说。 ②古人读书有批注的传统,请你结合【甲】文主要观点为【乙】文中太宗的做法写一小段评语,30字以上。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