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10192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34877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历史,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1.结合文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和特点,理解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赋役制度不断变革,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2.结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史实,认识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危害,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 田赋 秦朝田赋税率极高,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 与民休息  人头税 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 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徭役 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 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本郡  2.隋唐时期。 隋朝 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征派力役 唐初 唐朝 中期 两税法 背景 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 内容 租庸调制  均田制  征收地税  3.宋元时期。 宋朝 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元朝 募役法  科差  4.明清时期。 明朝 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一 条 鞭 法 背景 内容 商品经济  赋役合并  清朝 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摊丁入  亩  人头税  【知识拓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的征收手续。一是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二是把徭役改为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三是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田赋除政府必需的米麦仍然交实物外,其余以白银折纳;徭役一律实行银差。这就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关税制度。 (1)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2)发展。 古代 西周  国境  近代 鸦片战争  关税自主  进口税  改订新约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海关  法制化  现代 基本制度  2.个人所得税制度。 (1)含义: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 (2)起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_____时期。 (3)演变。 ①1914年,_____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 ②1936年,_____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民国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③新中国成立后,在_____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④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_____制度正式确立。 ⑤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计划经济  个人所得税  【思维点拨】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和意义 (1)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 (2)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3)个人所得税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4)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探究点一 唐宋时期的赋税制度 材料 唐中叶是中国税制史上赋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