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18073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448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州市,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
    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年(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共27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 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 削弱了藩镇势力 B. 强化了分封体制 C. 凸显了专制集权 D. 动摇了宗法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可得出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是加强专制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针对藩镇,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逐步瓦解,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2.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 ”这表明张载主张( ) A. 扩大地方权力 B.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 健全中央机构 D.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可知,张载认为,若一切都由中央朝廷来管,必有许多事情管理不好,所以,要实行“封建”,扩大地方的权力,这与北宋时期地方的边防无力有一定的联系,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央权力过大,而非主张恢复郡国并行制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没有体现中央机构的健全以及官员选拔制度,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 3. 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公民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 ) A. 确立三权分立制度 B. 具有中庸的理念 C. 真正实现君民平等 D. 具有早期的共和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执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公民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得出古罗马政治有一定的共和因素,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排除A项;中庸思想涉及的是一种均衡,排除B项;“实现君民平等”,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4. 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 A. 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 B. 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 C. 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 D. 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国家的首都不能设立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和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其目的是防止各州对联邦的制约,以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故选A项;两人的主张防止内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而不是外部势力,排除B项;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与“国家的首都不应当……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不符,排除C项;1787年宪法将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来折合计算南方人口的总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南方大种植园主的利益,调和了南北之间的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 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