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一、教材分析 基于新课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第三学段内容。在小学陶艺学习中,本课是对前期陶艺技巧的灵活运用。在本册书中,本课是建筑类课程和家乡生活的的重要组成。 教材中展示多张老建筑图片和学生陶艺作品,我将有选择的使用教材,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并表现我们青岛建筑的美。 二、学情分析 基于学习《建筑艺术的美》,学生基本能区分中西方建筑,但对青岛老房子还不够熟悉。同时,学生基本掌握了泥条成型和泥板成型的方法,而房屋格局和纹理表现尚有难度。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岛老房子的造型元素和形势美感,运用陶艺技巧完成立体造型。(审美感知、艺术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打卡、对比、观察、探究、欣赏,发现青岛老房子的独特美感,合作完成作品。(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青岛独有的建筑特色;培养学生对建筑、家乡和人文历史的情感。(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梳理教学目标,确立本课的重点:观察分析老房子,陶艺制作老房子。 教学难点是:搭建稳定的房屋结构以及装饰细节的表现。 五、教法学法与教学准备 因此我将采用教法:1.启发法2.演 法3.交流法 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准备:陶艺工具、微视频、泥板泥条(未干)、一次性桌布、微型人偶 学生准备:1.材料准备:红白陶土、垫板 2.活动准备:下发《打卡任务单》,让学生初步了解青岛的老建筑。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一)云览老房子,感受多样美 1.视频导入:上课伊始,云参观特别展览———《青岛红》,介绍草根收藏家厉老先的收藏品及相关建筑视频。 2.引出课题:你认为厉老先生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那我们今天就跟随厉老先生进一步发现老房子的美。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引入建筑的共同特点———红瓦,学生能从色彩上对老房子有整体感知,产生对家乡浓郁的故土情感,也在图片的欣赏中感受青岛老房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二)探究老房子,抓住艺术美 1.初步分类:你知道那些红瓦来自哪些建筑?看来大家对我们城市的老房子相当熟悉。青岛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城,每栋老房子都有自己的美。课前我们打卡了很多青岛的老建筑,他们都有哪些风格?你能分分类吗? 2.自主探究:我们四个大组,每组组长从盒盖上拿出你们的探究任务,请大家观察讨论,这个建筑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他们美在哪里?现在开始吧。 (1)迎宾馆:细节丰富、精美别致、窗户窄小、外墙用石头垒出太阳纹,波浪纹墙面和蘑菇石材质肌理美感、红蓝屋顶颜色艳丽、高高低低很有层次。 总结:这栋建筑你第一眼看上去像什么?对,他就是古堡式(板书)风格。 华丽沉稳,错落起伏,像音乐的旋律,产生一种明快的节奏美感。这些美被印制成明信片,记录下了岁月的美好,将青岛凝聚成一种文化符号,传递给更多的人来认识。 (2)天主教堂:高耸尖顶、花窗玻璃、十字架装饰、圆形拱形窗户、对称。 总结:拥有这些造型特点就是哥特式(板书)建筑,这个建筑有60余米,是当时那个年代妥妥的擎天柱。 ▲和同在海边的天后宫对比一下,你有什么感受?两种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3)里院:名字有吉祥的寓意、俯视很有形式美感、沿街而建空间空分利用、商住两用、窗户。 总结:里院是我们青岛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由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而来的(板书)。 ▲他是为谁建的?他有什么优势?里院的美不仅在建筑本身的造型、更在于设计中对人的极大关注,你看他们的名字?(艾民里、广兴里、三江里、安福里、平康五里......)▲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是青岛人民对里院的深情实感。 (4)栈桥:对称、沉稳、双层八角飞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