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21801

初中物理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习题课(教案附课件)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0045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教案,习题,课时,第二,规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苏科版(2023版)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习题课(附课件) 一、教学目标1、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发现一些新特点。2、练习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应用问题。3、再次经历合作、交流、分析、论证、归纳、表述等形式进一步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二、教学重点 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难点 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分析总结。 五、教具(备用) 蜡烛、 凸透镜、光具座、光屏、刻度尺、火柴。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1、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回顾上节基本概念和实验。投影凸透镜成像规律(略) 2、小结凸透镜成像的一些特点:投影出。 (1)、u=f是倒立实像和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缩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异侧。虚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4)、凸透镜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像一定是放大的像;像距小于物距,像一定是缩小的像。 (5)、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6)、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3、凸透镜成像的重点应用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投影列表:略 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并列表 (二)、练习讨论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时,成 立的 像。当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像到透镜的距离将逐渐 ,像将逐渐 .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邮票,则透镜到邮票的距离应 . 讨论、解析 熟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本题第一、二空就容易回答。 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第三、四空就容易回答。 观察邮票一般要看到的是放大正立的像,所以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邮票应放在焦点以内,故透镜到邮票的距离应小于焦距即小于10cm. 2、从放置在凸透镜主轴上的小灯泡发出的一束光线,在空气中通过凸透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光束总比原来光束会聚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讨论、解析 认真看完题目内容后,你知道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此题意思是小灯泡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有什么特点,实质是要回答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3、一个物体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从40cm处逐渐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大,最后比物体大 B.逐渐变大,最后与物体等大 C.先是缩小的像,后是放大的像 D.像不论如何变化,始终比物体大 讨论、解析 与焦距比较,物距有什么特点 成什么性质的像 在这种情况下,物距减小,像距怎么变 像的大小怎么变 4、关于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位于焦点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物体位于焦点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物体位于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物体位于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讨论、解析 此题实际是直接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解答的题。 说明:从以上4题看,正确理解和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非常必要。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透镜可作为放大镜使用 C .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光屏上得不到像 讨论、解析 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什么 凸透镜成放大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