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4/03/bf/bfaaf17fbfb310e3ce3cc1da8937ddc4.png)
课题 第2课 变形的魅力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中变形创新手法的多样性,体验、学习变形人物画。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的习惯,提升观察与创新思维的品质,发展其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3、使学生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巧创造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抒发乐于创新、奇思妙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哈哈镜变形的方法,进行人物变形绘画。 难点 进行变形绘画时,体验个性和趣味性。 教学用具 课件 、卡纸、画好变形后的作品等。 教法学法 演示法、讲授法、提问法、分组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出示游乐园拍下的变形照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二、学习新知,体验感知,掌握重点1、了解哈哈镜的定义。2、探索分析哈哈镜的四种变形方法及特点。3、我思考,我快乐:生活中的变形现象。4、分析蒙克的作品《呐喊》采用的变形方式。三、探讨制作方法和步骤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2、探讨制作步骤3、小结制作步骤:①剪出哈哈镜的形状②描绘人物形象③调整完成四、自主表现(师出示课件: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 1、任务:用卡纸剪出哈哈镜的形状,画出哈哈镜中的自己。2、要求:人物形象饱满、 特点突出 、线条流畅。五、作业展示,交流评析六、拓展延伸 出示千手观音和哪咤照片,引出下节课的重复局部变形。七、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术课堂。 大家看,照片中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有同学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是游乐园。是的,你答对了,是游乐园。那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去游乐园吗?老师看很多同学,脸上都不自觉的漏出了笑容,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喜欢去游乐园玩。 那你们还记得,在游乐园里的欢乐时光吗 有同学说,我当然记得。因为我当时用手机拍了照片。(播放游乐园视频) 是的,在现代社会,不论我们去了哪里,都会用手机或相机拍下快乐,留下记忆。 记得有一次,老师和朋友一起去游乐园玩,无意中竟发现了两面魔镜:一个小朋友往镜前一站,镜子里的他突然就变化了,于是,我第一时间就把这神奇的一幕拍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镜的厉害之处。 当他照第一面镜子的时候,变得又高又瘦, 像被拉长了,而当他照另一面镜子的时候,却变得又矮又胖,像被压扁了,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对了,同学们真聪明,就是镜子的缘故,那你见过这样的镜子吗?知道它的名字吗? 同学们又答对了,就是哈哈镜。 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哈哈镜的世界,去感受变形的魅 力。(出示课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到底什么是哈哈镜? 哈哈镜是一种游乐场及商场常见的玩乐设施,表面是凸凹不平的镜面,因而所成的像有的被放大,有的被缩小,从而反映人像及物件的扭曲面貌,令人发笑,故名哈哈镜。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哈哈镜,那哈哈镜有什么特点?又散发出怎样的魔力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这个镜中的小女孩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了,她的身体变胖了,头和脚变小了。她镜中的样子就像我们以前用过的木桶,所以这种变形现象就称为:桶形变化。 这种变化的特点是:中间向外扩张,两头变小。这幅漫画不仅采用了桶形变化的变形方法,在人物独有特点的表现上还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使身子更胖,头和脚变得更小。(引导学生利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的特征。) 大家再来看第二幅漫画,这一次镜中的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了,她的形象整体扭曲,像水中的波纹,变得弯弯曲曲,这种变形现象就称为:波形变化。 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第三和第四幅漫画,这两次,镜中的她又有什么不同? 首先看第三幅,镜中的人物形象整体被拉长,像有两个人在上下拉着一样,变得又瘦又长,这种变形现象就称为: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