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2315

记叙文阅读复习学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9次 大小:251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记叙文,阅读,习学
  • cover
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案 【备课时间】2015年3月20日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记叙文阅读 【复习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一般常识。 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复习重点】:了解记叙文要点,掌握出题规律及答题方法。 【复习难点】:了解记叙文要点,掌握出题规律及答题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编号】: 【复习方法与步骤】: 一、文体知识 1.记叙的要素:一般应具有六要素,即人物 、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的,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 主线。常见的线索有六种,即:物线(具体的实物)、事线、人线、时线(时间的推进)、地线(地点的转移)和感情线(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等。有的记叙文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线索的方法:①了解文章的题材和内容,②注意文章的题目,③注意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④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⑤注意明、暗两条线索。 3.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 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叫顺叙;先写事件的结局,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经过的,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用顺叙写出整个过程的叫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叫插叙。 4.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 和第三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种亲切感和真实感。采用第二人称,有利于直接抒发某种情感。采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表达。有时二者单独使用,有时两种人称交叉使用。 5.记叙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 述、描写、议论、抒情,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叙述:分概括叙述和详细叙述两种。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角度)。环境描写有: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可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抒情: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是:记叙(叙述)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议论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抒情则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此外,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通常能起到揭示中心主题的作用。 二、难点突破 1.怎样把握关键语句的含义:语句的 含义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作用要表达的另一层意思或情感,关键语句的含义往往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词语的含义常常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起重要作用。明确了关键词语的含义也就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含义。把握关键语句含义要注意两点:一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分析;二是要判定词语的感彩。 (2)怎样归纳概括主题思想:①从分 析文章的题目入手。有的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题,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②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点明或暗示了主题思想,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③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有些议论、抒情句就有点题的功效。④从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主题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的叙述中,要经过综合归纳才能明确。⑤从分析景物入手。有些文章的主题思想包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和景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