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33100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第二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853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学期,解析,试题,历史,期中
    东山二中2021-2022学年(下)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战国时代,“五谷”之说已相当普遍地使用,但所涵盖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或无稻,或无麻,或无黍,但必有粟(稷)、菽(大豆)和麦。据此可知,当时 A. 北方农业生产领先南方 B. 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D. 经济作物生产存在地区差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或无稻,或无麻,或无黍,但必有粟(稷)、菽(大豆)和麦”体现是战国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种植数量较多,同南方尚未开发的状态相比,得出北方农业生产领先南方的结论,A项正确;当时我国民众的饮食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B项;当时铁质农具并未普遍使用,排除C项;材料中的作物主要是粮食,不属于经济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2. 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 B. 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 C. 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 D. 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水轮翻转无朝暮”体现的是动力由人力转为水利,极大的提高了效率,B项正确;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C项说法与材料“给谷物脱壳”矛盾,排除;材料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 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北宋时,监镇一职多为贬官或武人所任,以收税为主要职能;南宋中后期,出任者逐渐以进士为主,职权扩大到司法、社会文化和社会救济等,又有监镇、巡检、监酒、监盐等职能分工。据此可知 A. 地方社会治理体系逐渐完备 B. 镇因经济发展地位得到提升 C. 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显著加强 D. 经济重心转移促进制度创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宋监镇一职由贬官或者武人担任到南宋则以进士为主,而监镇的职权范围由北宋时期的收税到南宋时期扩展到司法、社会文化和社会救济等,职能分工也不仅仅是监镇,还出现了巡检、监酒、监盐等,这说明镇这一级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是宋代镇因经济发展而地位提升的结果,B项正确;题干仅提到了县下的镇这一级管理发展变化的情况,并没有提到其他级别的地方管理的变化,所以不能得出整个地方社会治理体系的逐渐完备,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了政府在镇这一级所设的官员及其职权的扩大,并没有提到管理和控制的程度是否变化,所以不能得出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显著加强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镇这一级管理的变化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所以与经济重心转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奏称:“近年粤闽贸易,番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这反映出 A. 官员对“海禁”效果的否定 B. 国内丝绸价格的上涨 C. 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 D. 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乾隆时期来到中国进行贸易的外国商船和中国出洋的商船都有所减少,导致国内市场的外国货物数量减少,说明中外市场联系弱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不是官员对“海禁”的否定以及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排除AC项;是国内市场的洋货价格上涨,而非国内丝绸价格上涨,排除B项。故选D项。 5. 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