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35091

3.4 重力 力的合成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日期:2025-10-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15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第一,八年级,物理,上海,教版
  • cover
3.4 重力 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并能判断生活中重力方向的应用。 3.知道物体重心,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教学重点 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教学难点 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象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_____,由于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重力的大小也可用_____测量. 3. 重力的方向是_____向下的,即与_____方向垂直,不同于垂直向下. 4.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上.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_____,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_____法找到. 二、力 1.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用物理量_____来表示;只要物体的_____发生变化,不管是_____还是_____,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物体的形变 受拉锯条,锯条变弯;用手拉橡皮条,橡皮条变长,我们就说它们发生了_____,这是因为物体受到了_____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_____和_____发生改变; 4.力的概念和物质性 人们把_____的_____称为力;力_____(不能/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说明力具有_____性;一个力必定有_____物体和_____物体;只有施力物体,而无受力物体的力是_____(不存在/存在)的; 5.力的相互作用 对于一个力,它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它的受力物体,说明了_____; 6.力的矢量性 力是_____量,既有_____,又有_____;力的大小用_____测量; 7.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和_____;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_____; 8.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_____,符号为_____。 三、课堂演练 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方向是 。 2.重力大小与 成正比.计算公式 ;其中g= ,它表示 。 3.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4.设想如果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 )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谚语就不会有了  B.人们“一步登天”将成为可能  C.人们仍然可以在体重计上称量自己的体重  D.人们可以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5.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 的作用。 6.落在枝头上的布谷鸟将树枝压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 若布谷鸟的质量为0.1 kg,则它对树枝的压力是 N.(g取10 N/kg) 四、反馈作业 1. 恐龙的质量可达50 t,则它的体重为_____N,相当于_____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的体重. 2.重垂线是根据_____ 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 3.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比.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_之比,约等于___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 N/k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N. 4.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5.一座限重为4.9X104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 kg. 6.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