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35239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教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61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语文,统编,编版,必修,上册
  • cover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意象之美。 2.把握情感,感悟力量之美。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诗歌,品味意象之美;把握情感,感悟力量之美。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一位才华横溢又特立独行的诗人,他的风格是这样的:“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一种孤傲和自信跃然纸上。他写诗的时候,灵感来了,会有一种不可抑止的冲动。他就是五四时期最纯粹的诗人郭沫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去走进那个时代的青年和精神。 二、介绍作者: 请同学们说一下你对郭沫若的了解。原名郭开贞,曾在日本帝国大学学医。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6年,投笔从戎,并参加南昌起义;(能文能武)考古专家,甲骨文研究。曾任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 由此可见,郭沫若是跨界高手,能文能武,能考古,能从政。有人称之为“球形天才。”这样的一个天才,在1919年的某天,站在日本的横滨海岸,面对滚滚洪涛,灵感迸发,情绪不可控制,内心激动不已,写下了一首心灵之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这首诗歌很短,大家先自由诵读,读完了,告诉我,你的第一感受。 三、初次邂逅,谈第一印象。 说出你的第一感受?并说出从哪里得到的这种感受?(学生回答)······ 【过渡】正如大家所说,诗中的意象,意象的修饰词,感叹词,句式···都带有一种豪放美。那么请大家再次约见诗歌,去体悟其中的意象美。 四、再次约见,揣摩意象美。 【过渡】屏幕上出现的这些问题,请大家借助小组的力量,给出你的答案。(小组讨论)这首诗中出现了那些意象?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板书) 从文中,找出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 怒涌的白云, 壮丽的北冰洋, 无限的充满力量的太平洋,滚 滚的洪涛(板书) 这些意象,给人一种“_____”之感。开阔,有力量,不受束缚,狂野(板书) 【过渡】:正如大家所分析,开阔、狂野、打破束缚,充斥在字里行间。那我们读的时候要怎样?———读出气势。 自由读———个人读———团体读———集体读 【师】在我们刚刚学过的《沁园春·长沙》中,1925年青年毛泽东的诗句中,也是一种开阔之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大家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情感?———从“万山,层林,江水,大船,鹰和鱼”这些意象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毛泽东对革命蓬勃发展的信心,青年们为革命争先恐后、英勇无畏的精神状态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年轻的毛泽东和年轻的郭沫若一样,开阔,雄放,有力量。这种展现出来的气质正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五、第三次相遇,走到意象背后,邂逅诗人的内心。 这首诗写于1919年,1919年的中国虽然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可是旧制度旧思想依旧严重,社会黑暗又混乱,而且几千年来,中国人讲究的都是隐忍,含蓄,中庸,妥协,为什么郭沫若在诗中用这么狂野壮丽,有力量不受约束的意象?请大家结合背景资料,从写作时间,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等方面进行思考。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过渡】:正如大家所说,五四运动的爆发,新青年们发出呐喊,青年学生们要求打破旧世界旧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肯定人的价值,呼唤野蛮的力量之美。当时的青年,尤其是走出了国门,见识了外面世界的青年,觉得压抑极了,国民的保守麻木无知,社会的混乱,军阀混战,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改变、改变、太渴望改变了。 [总结]:一边是黑暗和压抑的社会,一边是打破黑暗,建立新制度的诉求,在这种矛盾中,中国进入了一个破坏的时代,破坏一个旧世界建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