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45559

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02-04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4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国历史,2023,高教,学期,高一,中职
  • cover
2023-2024第一学期《中国历史》教案 周次:第10周 班级: 教师: 教学内容 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知道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国内外贸易与市场紧密联系;明白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科技的传入;了解明清文化发展。 能力目标 通过展示文字、图片等史料重现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能够分析和梳理明清时期在经济、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理清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培养学生从历史中探索规律、领悟真理的意识 素养目标 能够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与规律,做到以史鉴今,联系现下中国的发展道路,为祖国未来的进步与发展出一份力;培育学生爱国精神和责任意识,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教学 重点 明清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 高度发展的传统经济学和学术思想对士人思想创新的束缚。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分析法、史料分析法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法,让学生设想自己穿越到明朝可以从事些什么生产活动,借助书籍《明朝穿越指南》引出明朝农业发展,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发展--政策措施 鼓励开垦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河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经常免除财税 农业发展--农作物 玉米、土豆、甘薯等粮食作物大量引进种植。 经济作物发展迅速。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三)手工业的发展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增加,产业门类增多,工艺流程和技术得到改良。 2.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手工业的 主体 力量 。 3.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商业的发展 1.商帮:以 亲缘 关系为纽带、 会馆 为联系场所,开拓 商道 ,组织 贸易 ,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2.工商业中心出现:认识四大商业名镇。 3.海外贸易发展迅速,白银与信贷交易广泛使用———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拓展练习:P90 思考点:明清两朝人口为什么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明清科技 传统科技 1.农学:徐光启(明),《农政全书》,被称为农业百科全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2.工艺学:宋应星(明),《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医学:李时珍(明),《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4.地理学:徐弘祖(明),《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5. 水利业:(1)水利专家潘季驯《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等著作 (2)傅泽洪《行水金鉴》———古代治理河流水患的集 大成著作 (3)俞正燮《续行水金鉴》--整理了雍正到道光年间的水利资料 西方科技传入 明清之际: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担任官职或在民间传教。带来了天文、地图测绘、几何、机械等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建筑成就 1.古代建筑代表:江南园林、紫禁城、圆明园等(观看视频,了解清朝皇家园林) 2.著名工匠:蒯祥 明清文化 明代重视儒学 1.科举考试中四书部分以程朱理学为正统学说 2.科举考试以官方编著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为具体内容 3.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文章格式 4.影响:(利)内容到形式都形成了固定规范 (敝)束缚了士人的思想和创造力 王阳明“心学”及“清初三大家” 王阳明“心学”: (1)背景:明中期,教条化的程朱理学禁锢人们思想,逐渐失去活力 (2) 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观唯心主义);提出“致良知”(核心); “知行合一”。 【方法论】 2.“清初三大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乾嘉学派:顾炎武为主要创始人 典籍 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2.清康熙时所编《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大型百科全书,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清宫铜活字印 刷的书籍 3.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