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4562

《备课参考》2015年秋(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课件+音频素材)(4份打包)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9468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格物致知,4份,素材,音频,课件,教案
    课件27张PPT。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们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特别是在学习自然科学方面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立意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丁肇中(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儒家(rú) 华裔(yì) 论语(lún) 中庸(yōng) 2.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把(真理)推广到世界各地,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之,文中代指真理。于,到。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3.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密歇根安娜堡。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整体感知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默读课文,讨论和编写阅读提纲。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交流点拨】(1)提出问题(1段):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分析问题(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3)解决问题(13段):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2.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3.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交流点拨】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交流点拨】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4.本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交流点拨】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标题不是中心论点。5.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交流点拨】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6.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7.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交流点拨】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二)深层探究 1.文本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入组点拨。)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2)《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交流点拨】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3)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 (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