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46278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9548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编版,语文部,初中,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9课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她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作者把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一起,她与它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阅读课文去探个究竟。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带有感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鉴赏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 3.评价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是鲁迅最早接触到的一位农村劳动妇女,和鲁迅一起生活到鲁迅上学以后这样一个漫长的幼年时期。对鲁迅幼小的心灵成长影响最大,印象最深,除了他的家族长辈和兄弟外,就要数长妈妈了。这位粗犷、热情、纯朴、善良而值得怜悯的劳动妇女,“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却能够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鲁迅一直怀念着她。在《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病后杂谈之余———关于“舒愤懑”》等散文里,多次提到这位已故保姆给鲁迅讲“美女蛇”、“长毛”和“花绿头”等故事;鲁迅晚年专门写了本文来追怀她。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搁( ) 掷( ) 脐( ) 憎恶( ) 菩萨( ) 竹竿( ) 烦琐( ) 土匪( ) biàn子( ) 胸pú( ) jié问( ) chuāng疤( ) 哀dào( ) 茉lì( ) pī雳( ) 震sǒng( ) 粗zhuō( ) 守guǎ( ) 孤shuāng( ) zēng gē zhì qí pú gān suǒ fěi 辫 脯 诘 莉 疮 悼 霹 悚 拙 寡 孀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2.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惶 急: 诘 问: 惧 惮: 震 悚: 莫名其妙: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害怕。 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没有人能说明他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追问、责问。 很深,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恐惧、着急。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整体阅读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1)切切察察,喜欢“告状”。 (2)摆成“大”字的睡相。 (3)令人厌烦的规矩,教“我”不少道理。 (4)讲“长毛”的故事。 (5)为“我”买《山海经》。 略写: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 详写:买《山海经》,从中透露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 整体阅读 2.读完课文,说说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1)饶舌多事。 (2)粗俗、不拘小节。 (3)善良真诚,有点迷信。 (4)热情淳朴,关心孩子。 整体阅读 不耐烦 特别的敬意 憎恶 讨厌 新的敬意 敬意淡薄,完全消失 感激不尽 3.抓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理出一条情感变化线索。 重点研讨 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认为和她说了没什么用处, 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希望,只是说说而已。她没有文化,不识字,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重点研讨 2.当阿长说:“哥儿, 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