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2023年1月30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官网最新发布的通知:纪念通过《生物安全议定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条约20周年。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其直接价值 B.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温室效应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漫长的协同进化的结果 2.麋鹿、丹顶鹤、勺嘴鹬被称为湿地吉祥三宝,盐城具有“东方湿地之都”的美称,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黄海湿地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的海滨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且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机盎然。下列关于黄海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海湿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生产者可以说是其基石 B.麋鹿和丹顶鹤属于不同物种,二者生态位不同,但存在重合 C.黄海湿地的美景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属于其间接价值 D.黄海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诗圣杜甫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的颜色、黄莺的鸣叫均属于物理信息 B.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开花期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为避免果树遭受鸟害,用音响设备模拟天敌声音驱赶鸟类属于生物防治 4.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如果将某种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某生态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引入后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多样性 B.引入后可能会使某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反转 C.引入后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 D.引入后可能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 5.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比上年末减少,说明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发生了改变 B.我国人口基数大,生态足迹总量会增加,生态承载力总量必然会降低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就越小 D.人口数量相同的两个城市,由于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不一定相同 6.陕西汉中天坑群有近乎直立的陡嵴崖壁,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生态环境。天坑中有一种特殊的“住民”———不慎落入其中的飞猫。它们展开四肢凭借风力可以在天坑中滑翔,但天坑特殊的地形让它们难以重返地面。除了飞猫,天坑中的盲鱼、盲虾、中华溪蟹、洞穴步甲等动物都属于天坑溶洞的特有物种,它们对栖息地要求严苛,一旦天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就可能面临灭绝。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天坑中的中华溪蟹、洞穴步甲等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B.天坑中的盲鱼、盲虾等生物与天坑存在共同进化 C.受天坑环境影响,飞猫的种群基因库可能会变小 D.天坑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环境可以隔绝干扰,不会出现物种灭绝 7.从“沙漠治理”“退耕还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没有人为破坏的情况下,群落演替都是向结构更复杂的方向进行 B.将森林中的高大乔木直接种植在沙漠中会加快沙漠治理的速度 C.退耕还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演替速度较初生演替慢 D.“绿水青山”成为旅游胜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8.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有,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