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种群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 C.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增长型 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 S 型 2.生物学家研究秦岭西北狼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结果可以用来预测若干年后该西北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该西北狼种群增长方式为“S”形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西北狼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 D.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3.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存在对照实验,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B.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入培养液 C.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D.若将酵母菌的接种数量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则K值减半 4.种群是具有一定特征、能自我调节、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整体。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全部数量特征 B.种群性别比例若偏离1∶1,则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C.幼年个体数量占优势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会上升 D.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 5.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取决于环境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培养在同一有限环境中,两者的K值相同 B.10mL的培养基中增加某细菌的接种量,培养条件相同时K值将不变 C.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可以提高大熊猫的K值 D.将接种某细菌的培养基由10mL改为5mL,培养条件相同时K值会降低 6.某同学欲在一块弃耕农田中开展活动“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B.这块弃耕的农田中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C.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需要对每个样方中的蒲公英进行计数 D.调查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的影响 7.下图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年种群自然增长率最大 B.1920年种群的个体总数最多 C.1940年种群的性别比例一定为1∶1 D.196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稳定型 8.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部分标志过的斜纹夜蛾,一定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其中标志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横坐标表示杀虫灯的间距/m)。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若标志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随着诱捕距离加大,标志个体占释放个体总数的比例上升 C.一定范围内适当升高杀虫灯的位置可影响杀虫效果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导致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衰退型 9.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群落中各种群的K值是相同的 B.若要保护濒危动植物,应降低环境阻力,提高K值 C.图甲所示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图乙中时的种群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D.图乙所示的曲线中,时种群的出生率为0 10.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