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3.4 重力 力的合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重点与难点 2 教学内容 3 课后练习 4 目 录 CONTENTS 学习目标 1. 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距离有关。 2. 掌握力的合成原理,能够计算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学会如何应用重力和力的合成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 1.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力的合成原理及其应用方法。 【问题设疑】 1.水为什么往低处流? 2.向上抛出的球为什么总落回地面? 3.大家知道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故事吗?” 课堂引入 乔布斯 夏娃 牛顿 万有引力 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至灰尘,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 。 新知讲解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提出问题】大家是否能例举一些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呢?重力作为一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强调指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 1.重力的概念 判断重力的方向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用重垂线检验桌脚是否竖直? 3、重垂线 用重垂线来检验一条线是否竖直 或一个面是否水平。 与重垂线平行的线或面都是 的, 与重垂线垂直的线或面都是 的。 竖直 水平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的大小 质量m(kg) 0.05 0.1 0.15 重力G(N) 重力/质量 即G/m(N/kg) 实验记录表格: 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你发现什么? G m = g 或 G=mg g =9.8N/k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结论: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 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 说明: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N/kg 其中:G—重力— 牛(N),m—质量—千克(kg)。 重心 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不同物体的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万有引力: 2.重力: 3.重力的大小: 4.重力的方向: 5.重力的作用点: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竖直向下 重心 G=m g 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N/kg 课堂小结 G=mg G=mg 联系 天平、台秤、杆秤等 弹簧测力计 测量工具 千克/kg 牛顿/N 单位 没有方向(有大小) 竖直向下(有大小有方向) 方向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其他因素无关 物体所受的重力随不同位置g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因素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定义 m G 符号 质量 重力 1.下面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 B.月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不受到月球的引力 C.地球对物体有重力作用,而物体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 D.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受到重力与地球上所受重力是相同的。 A 课堂练习 2.关于物体重力,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B.物体重心就是重力作用点。 C.物体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地面上的任何物体都有重力。 C 3.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能流动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 C.茶杯中的水无法倒进嘴里 D.物体没有质量 D 下节课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