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66233

4.3牛顿第二定律(Scqra研习式课堂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5-1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744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牛顿,第二,定律,Scqra,研习,课堂
  • cover
Scqra课堂教学设计 姓 名: 第 号选手 课 题: 牛顿第二定律 章 节: 第四章第三节 教 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023年10月26日 研习式课堂建构(3.0版)简介 研习式课堂建构,是在剖析一般课堂构成和要素的基础上,科学构建出适合于高考学科的“Scqra「研学式」课堂”构架和模型,是研学式课堂(2.0版)的升级版(3.0版)即 “情景→冲突→疑问→研习→解答→应用”的课堂模型。在研学式课堂的基础上有所优化,更符合当前“三新”改革要求,已经申报省级课题并获批立项。 研习式课堂教学建构更加强调课堂的情景和应用,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强化对学生立德树人的培养,做到脑动、手动、嘴动、心动、行动。教学流程分为“情景构建篇→认知冲突篇→疑问研习篇→解答应用篇”,更科学合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参与和发言的机会。其次,适时引导学生自学思考,设计具有科学价值和探究意义的研习问题,让学生大胆质疑,堂课气氛活跃,积极思考,培养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打造生成性高效课堂。模型简称“情景(S)→冲突(c)→疑问(q)→研习(r)→应用(a)”,也可以用以下两个模型进行解读。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内容分析(课标与教材) 《牛顿第二定律》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修课程必修1模块中“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主题下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为: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本节的重点是正确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体会牛顿第二定律是确立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体会定律中的因果性、瞬时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上一节的实验,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播放视频和动画等途径,丰富课堂内容。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实验,学生对本节的课中所涉及的问题能够产生较强的感性认识,但认识深度不够,尤其很难独立分析得到表达式,需要老师引导和带领。其次,学生可能更多地关注活动视频和演示实验的趣味性而缺少了对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要求学生从现象中提炼出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分析(核心素养) 通过对上一节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并依据数学知识得出定律的一般表达式,让学生体会到科学规律的准确性与严谨性。通过情景的设置,让学生经历由生活情境———抽象建模———回到生活中应用的物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并适当弘扬体育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体会牛顿第二定律是确立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体会定律中的因果性、瞬时性等特征。 教学策略分析(理论、方法、媒体) 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类比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视频、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堂研习过程情景设置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情景、疑问): 展示2023亚运会男子百米田径决赛视频,让学生思考:运动员为什么需要奋力蹬地。 学生可能从前面学过的运动学和牛顿第三定律来解释,从而引出课题。 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现象,感知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从物理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 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想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就在身边,增强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利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重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物理与数学的学科融合,以及科学规律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循序渐进,加深思考和理解。 研习活动一: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表达式 思考1: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什么?a正比于F,a正比于1/m的实验现象和规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即牛顿第二定律律的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