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68165

16.1《赤壁赋》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16967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1,赤壁赋,课件,39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赤壁赋 苏轼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讲究韵律、铺陈、文采、用典;多采用主客问答式。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 著名的文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一、解题 二、字词学习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 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 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 yóu zàng jí jiè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2.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夜游赤壁,触景生情,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乐→悲→乐 二、整体感知 “于是饮酒乐甚” “苏子愀然” “客喜而笑”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状语后置句 第一段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既望:农历十六日。既,过了。 兴:起。 属(zhǔ):通“嘱”,劝请。 明月之诗: 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别出自《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同“窈窕”)兮”的句子,所以称“窈窕之章”。 参考译文: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客人在赤壁下泛舟游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不起。我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诵《明月》的诗篇,歌唱着“窈窕”这一章的诗句。 公元纪年法 皇帝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 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 干支纪年法 一、纪年法 补充文化常识 干支组合可以纪年,可以纪日 朔 (农历每月初一) 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农历日期称谓: 古代表示时间快速、短暂的词语: 【俄、俄而、俄顷、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意思是“一会儿”副词。 例如:“俄顷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少时,一狼径去”(《狼》);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食顷】意思是“一顿饭工夫”。 例如:“食顷,帘动”(《促织》)。 【旋、寻、未几、无何、既而、已而】意思是“随即”、“不久”,副词。 例如:“寻病终”(桃花源记》);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少焉:一会儿。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横:横贯,此处引申为笼罩。 纵:放任。 一苇:指小船。 如:动词,往,去。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同“凭”,乘。 虚:太空。御:驾。 遗世独立:脱离人世,独自生活。 羽化:飞升成仙。 参考译文: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漂到它所到的地方,越过那茫茫的江面。浩浩然仿佛要凌空驾风飞去,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要脱离了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