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73057

半生烟雨 一世“愁”情——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点绛唇》《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53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半生,上册,阅读,群文,声声慢,醉花阴
  • cover
半生烟雨 一世“愁”情———《点绛唇》《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本剧,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等方面解读词人的“愁”情; 3、探寻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愁”的内涵。 YOUTH DAY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的愁情; 2、通过合作探究,勾连情感,探寻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愁”的内涵。 YOUTH DAY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演读,感知文本内容。 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赏析,解读文本意象。 3、展示交流法:通过交流展示拓展思维,准确把握“愁”的内涵。 群文篇目: 《点绛唇》《醉花阴》《声声慢》《武陵春》 《一剪梅》《行香子 七夕》 助读资料: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教学过程 导入:一个“愁”字,是打开李清照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这个“愁”字,也是解读李清照诗词内涵的关键字眼。易安居士爱将“酒”字入词,更爱用“愁”字入词。她爱写愁绪,与其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年轻时,不识愁滋味,是淡淡的轻愁。结婚后,尝到离别滋味,是寂寞的思愁。寡居后,形单影只,是国仇家难的浓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写“愁”高手李清照,一起品味一代词宗的“愁”情。 一、知人论世演愁情 诗词在线:《点绛唇》《醉花阴》 《声声慢》 (一)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学生表演(婉约才女初长成) (音效:初春鸟鸣,少女和儿童的欢笑声) 旁白:几个月前,京城开封,那是一个桃李争春的日子。李清照读书累了,正在后院陪弟弟荡秋千,隐约听见父亲将一位少年公子迎进家门。 旁白:听到父亲的呼唤,李清照急忙赶往前院,刚到夹道拐角处,便远远看见一位青年公子,一袭白衣,风度翩翩。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赵明诚也抬眼往李清照这边看了一眼。刹那间,目光对视,落落大方的李清照突然害起羞来,连忙逃也似地跑回后院。 (音效:轻快且紧急的脚步声和喘息声)清照跑得太慌太急,头发上的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