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75286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12张ppt)

日期:2024-05-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2214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统编,语文,九年级,下册,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cover
(课件网)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题目导入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楼。有怀,有所怀念。 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 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背景链接 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朗读诗歌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远了。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孙权在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译文 诗人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 以问句开头,引发抒怀情思,奠定全词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 1 作者为什么发出“何处望神州”的感叹?这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 赏析词中的三问 词中三问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一问: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真可惊天地,泣鬼神。 中原大地呀,你沦落敌手! 悲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二问: 这句话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者,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的无穷。词人心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正如这长流不息的江水! 历史兴亡呀,你总不回头! 叹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问: 今昔对比,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同东吴一样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竟没有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不仅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怅惘,也委婉暗示了他对朝廷的不满。 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 赞 上阕即景抒情,以问起句,以答结句,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使人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下阕用典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含对当朝的忧虑和讽刺,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3本词上阕和下阕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5 这首词与作者同期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风格上有何不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乡子》三问三答,相互呼应,感怆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