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76601

3.1水循环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5-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5442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循环,教学设计,人教,高中,地理,必修
  • cover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课 题】: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第1课时: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教材版本】: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一.教材分析 “水循环”位于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承接地球的外部圈层,对水圈进行拓展研究和深入学习。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白水体分类和地表水资源的总体利用状况,了解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和地理意义,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洋流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这阶段学生拥有初中学习地理基本知识,但缺乏一定地理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提升之外,更要培养学生地理整体性思维,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学生在水循环之前已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部分的知识与生活积累常识,为本节课水循环动力等打下基础。 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 1.课标原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2017年版) 2.课标解读:本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建立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练习,将感性知识和直观图像逐步归纳为水循环模型。水体的含义、名称、水循环的环节与分类等概念性知识均需要教师作补充。 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举例人类活动对于水循环的干预和影响。 1.人地协调观:分析宁夏砂田中铺设啥事对水循环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树立整体意识,明白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解释水循环对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影响,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区域认知:教学中的黄河,塔里木河,宁夏等地区都涉及学生对区域的定位和区域的了解,逐渐使得学生建立区域联系,由局部放大到整体。 4. 地理实践力: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明确水循环循环各环节,提高绘图能力和图表归纳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循环过程及环节 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材、笔记本、导学案、笔 五.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导入:中华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文人墨客们观察生活,四季往复,草木枯荣,临江过海,写下了诸多名篇,2023年的夏天,一部动漫闯入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一起观看动漫影视片段,一起感受古诗词与地理的魅力,导入部分利用古诗词引入,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李白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提出疑问:黄河之水真的从天上而来吗?是否奔流到海不复回? 叙述自己城市看“海”的尴尬,引出普定县路面严重积水事件,引发学生思考,普定洪水,从何而来?去向何处? 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片段,对古诗词发出思考,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水循环的重要表现。 【设计意图】引经据典,展现古代诗词成就,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提出思考,并勇于探索,解决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为新课讲解做铺垫。 (2)新课讲解 (一)水循环的含义 【教师活动】在学习水循环之前,教师需结合所学地球上存在高等智慧生物的原因,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等对于自然界的水体再做补充和介绍。在给出水循环含义的过程中,并不直接指出水循环的相关环节,反而将书中的“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替代为“一些环节”,意在接下来学习过程中环环相扣,逐渐引出新名词和环节。 【学生活动】在教材中勾画相关概念。 (二)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古典诗词引入,展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古代学者的精神才华,肯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诗词与地理之间的密切联系。三种水循环过程及类型的展示过程中,分别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