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79781

7.《兼爱》(课件)(共27张PPT)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628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二,必修,选择性,统编,语文,27张
  • cover
(课件网) 2.7《兼爱》 【教学设想】 《兼爱》选自《墨子校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观点,而“兼爱”正是主张无等级差别,不分厚薄亲疏的爱。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看出,墨子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教学目标】 1.积累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基础上,感受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精神力量,从而涵咏心灵,激励人生。 【教学重点】 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墨子思想的理解以及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比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现代的中国,有“中国梦”,奔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先秦时代的智者,也发挥着他们的智慧,畅想着一幅幅社会蓝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墨子的理想世界。一起学习这篇《兼爱》。 文化常识 了解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文化常识 政治思想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军事思想 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文化常识 了解《墨子》 《墨子》这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整体感知 《兼爱上》中,墨子指出当时社会混乱产生的最大根源是“不相爱”,又因为人们只知“自爱”却“不相爱”,所以往往做出“自利”却“不利人”之事。轻则引发家庭矛盾,父子兄弟之间的不和睦;重则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国家面临崩乱。因此他认为只有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己,不仅无损于自己的利益,而且自己的利益正是只有通过爱人、利人才能得到保障,这样社会才能得到安定的状态。这就是“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这种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深入研读 研读第一段 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圣人: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②以:把 ③焉:于是、才 ④则:就 ⑤攻:治疗 ⑥弗:否定判断词,不 释义:把治理天下作为要务的君主,一定要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才能治理得好,不晓得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就不能治理好。就譬如医生替别人治病那样,一定要晓得病是怎样引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