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81113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1023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科版,化学,高二,学年
  • cover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还含有少量、等)湿法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B.为加快反应速率,净化Ⅰ和净化Ⅱ均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C.加入X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X可以是或 D.加过量可除去溶液中的是利用了 2.相同大小的石灰石分别投入盛有过量盐酸和醋酸的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盐酸和醋酸初始pH相同,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石灰石均有剩余),醋酸时间更短 B.若盐酸和醋酸初始pH相同,加入石灰石后盐酸产生更快 C.若盐酸和醋酸初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充分反应后,盐酸产生的多 D.若盐酸和醋酸初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充分反应后,醋酸产生的多 3.室温下,实验室用溶液浸取工业废渣粉末(主要含,还含少量、)制取。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 B.“浸取”时,向溶液加入适量浓氨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溶液的碱性 C.“浸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 D.室温下,反应达到平衡,溶液中 4.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生成等质量时,①和②反应消耗 B.反应③和④消耗等量的Al时,生成的 C.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5.25℃,等体积pH均为4的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始浓度:HAn C.上述两溶液分别与NaOH反应,HB溶液能消耗更多的NaOH D.若a=5,则HB为强酸 6.25℃时,将HCl气体缓慢通入0.1 mol/L的氨水中,溶液的pH、体系中粒子浓度的对数值(lgc)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0.5时,c()>c(Cl-) B.25℃时,的水解平衡常数Kh的数量级为10-10 C.P3所示溶液:c(Cl-)>c()> c(NH3·H2O)>c(H+)>c(OH-) D.P2所示溶液:c(Cl-)> 100c(NH3·H2O) 7.某温度下,将和体积均相同的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稀释前溶液的浓度: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点 C.从b点到d点,溶液中逐渐增大 D.曲线Ⅱ表示的是稀释的过程 8.已知为二元酸,其电离过程为:,。常温时,向水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混合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的数量级为 B.当溶液中时, C.当溶液中时,加入溶液体积大于 D.向的溶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先变大后减小 9.去除废水中含氮离子是目前水质改善的热点研究课题,常见的化学方法是用将含氮离子还原为氮气或先用臭氧、双氧水、次氯酸钠等氧化,再用还原剂除去。去除废水中含有的、的一种原理如下:(Ⅰ),(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B.用镁将水中的还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C.根据上述资料可知与不共存,反应为 D.等物质的量分别与臭氧、双氧水、次氯酸钠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之比为3∶1∶1 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25℃时,1LpH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1NA B.标况下,2.24L的O2与6.0g的NO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数小于0.2NA C.标况下,14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3NA D.2L0.1mol/L的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0.2NA 11.工业上用粗盐(含Ca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工艺流程图如下(流程Ⅱ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Ⅰ中的试剂1为溶液,试剂2为溶液 B.实验室进行灼烧操作时需要用到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坩埚和坩埚钳等 C.该流程中滤液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D.检验所得纯碱中是否有Cl-的操作:取少量纯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