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82244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4604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以“引入1”为例。 师: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热身比赛。第一关是口算: 21×3= 12×4= 23×3= 34×2= 16×50= 13×30= 41×20= 22×40= 学生抢答。 师:你们算得又快有准!第二关是竖式计算。比比看谁是竖式运算小能手? 12×4= 321×3= 2×41= 4×212= 指名四名学生到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全班校对。 师提问:多位数乘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 生纷纷发言。 师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口算的方法大家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的记忆,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一、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 出示例1:一套书有14册,王老师买了12套。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套书有14册,买了12套。 师提问:你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一共买了多少册书?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求一共买了多少册,就是求12个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想一想,如何列式? 生:14×12。 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 2.探究14×12的算法 师:你会计算吗?把你的方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思考,寻找方法,汇报结果。 生1:我用的方法是口算:把12看作4×3,先算买4套有4×14=56册,再算买3个4套有56×3=168册,一共买了168册。 生2:我也是口算。把12看作10+2,先算买10套有14×10=140本,再算买2套有14×2=28册,最后把这两个数28和140加起来就是一共买的册数,得到168册。 师:你们回答得很好,都用的是口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列竖式计算? 指名学生尝试作答。 师讲解步骤,边说边出示课件:①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②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播放视频,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三、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四、做一做:(教材P42)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知识迁移,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独立思考、探索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认识与理解。 【当堂练习 及时反馈】 一、入门 1.填一填。 学校买了21个篮球,每个43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小猫吃鱼。 3.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教材P44第3题) ( ) ( ) ( ) 二、巩固 4.一本书有4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3周(一周有7天)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7×3=21(天) 22×21=46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