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88061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3.1倍数与因数 教学实录

日期:2024-05-1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49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师大,数学,倍数,因数,教学,实录
  • cover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课前思考 本单元知识内容多,概念多,学生相对不易掌握,《倍数与因数》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种子课,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理解倍数与因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学生会出现2是因数,6是倍数等基本错误,该如何突破这点,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倍数,因数是相互依存还是单独存在呢?我想乘法模型是关键,学生在二年级开始就学习乘法,对乘法并不陌生,知道什么是乘数,什么是积,但不清楚乘数和积的关系,我想以乘法模型为抓手,建构对倍数与因数的认识及其关系的理解,通过认识积和乘数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倍数和因数”指的是乘法算式中积和乘数的关系,即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丰富其内涵。 教材分析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一课,教材以倍数,因数这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为线索,组织本单元知识内容。本课主要认识倍数,因数,以及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倍数与因数”是整数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数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法运算中积与乘数的关系,即积是乘数的倍数。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递进,丰富学生对倍数与因数知识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在二年级时学过乘除法。并且会求类似于一个数的2倍是多少等问题,这些为倍数与因数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按以往的经验,学生容易把乘数和因数相混淆,觉得乘数就是因数,所以会出现2是因数,15是倍数等基本错误。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1- 3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与因数。 2.探索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在探索的过程中,利甩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数感。 4.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提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难点: 倍数与因数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学号卡,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前置性作业:关于倍数和因数,你想知道什么? 【环节一:情境激发 提出问题】 一、1.师:上课之前,先来看一张照片,近几年很火的一档综艺《爸爸去哪儿》,这是其中一对父子,认识吗? 生:认识,林志颖、Kim 师:是的,爸爸叫林志颖,儿子叫Kim,你能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林志颖是Kim的爸爸,Kim是林志颖的儿子。 师:能说林志颖是爸爸,Kim是儿子吗? 生:不能,是谁的爸爸,谁的儿子嘛? 师:对,我们在说的时候必须说清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像这样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的。那么数与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吗? 2.关于倍数和因数,你有哪些想知道的? 二、认识倍数和因数 1.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12) 你能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正好拼一个长方形吗?想一想,可以摆几排,每排有几个?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师:你是怎么拼的? 生:每排摆了12个,摆了一排。(PPT出示图,问:是这样子吗?) 师:怎么列算式 生:1×12=12(边板书算式边强调1行×12列=总数12,谁的算式和他不一样呢) 预设:12÷1=12师: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算式表达出来? 生:2×6 =12或12÷2=6(板书算式)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3×4=12或12÷3=4(板书算式) 生:可能每排摆3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