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98905

6《将相和》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2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将相和,教学设计
  • cover
《将相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相、璧”等 16 个生字,会写“召、臣”等 12 个生字,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2.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能简要概括故事的梗概。 3. 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简要概括故事梗概。 2. 难点:体会蔺相如出使得以成功的原因,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上有许多动听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它的名字叫做《将相和》。(板书课题:将相和) 2.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三)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五)深入研读,体会人物形象 1. 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 思考问题:蔺相如为什么要逼秦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 学习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会面”: - 自然段,思考问题:从“渑池会面”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 学习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 - 思考问题: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在战国时期,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经常进攻其他国家。由于秦国的军事实力强大,常常能够征服其他国家并扩大其领土。这种侵略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担忧和反抗。 秦国的进攻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扩张领土,还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有关。在那个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争斗,而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实力,往往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秦国的侵略行为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联合反抗。例如,在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这场战争中,秦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对赵国发动了猛烈进攻。赵国将领赵括率领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被秦军打败。这场战争使得赵国元气大伤,而秦国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此外,其他国家也在尝试抵抗秦国的进攻。例如,燕国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虽然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了,但荆轲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激励了更多的人反抗秦国的侵略。 总的来说,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拥有强大的实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其他国家的反抗和挑战。这些反抗和挑战最终促成了秦国的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赵王得到了一件珍贵的宝物和氏璧。秦王得知后,向赵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宝物,据传为春秋时期楚人卞和所发现。卞和将这块宝石献给楚王,但被误认为是石头而被砍去双脚。后来,经过多次辗转易手,和氏璧成为了赵王的财产。 秦王得知和氏璧在赵王手中后,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这个提议在当时是非常诱人的,因为十五座城池的领土面积相当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赵王并没有轻易答应,因为他也知道和氏璧的价值不菲。 这段文字展示了当时各国之间的政治局势和利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