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直线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的研究,了解匀速直线运动。 2.尝试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体会用图象研究问题的方便。 3.会辨别匀速直线运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 4.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难点】 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器材准备】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水,秒表,刻度尺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创设 有一则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思想麻痹,骄傲自大。比赛过程中兔子跑一会儿睡一会儿,而乌龟不甘落后,连续奋斗,终于先到了终点。提出问题:究竟谁的速度更快一些?要知道它的答案我们就要研究本节匀速直线运动。 二、新授课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是按照物体运动的路线来区分的。 1、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 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属于直线运动?哪些运动属于曲线运动?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A、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探究实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演示) (1)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2)把数据填入书P113表格中。(3)总结运动规律,引入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近似是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s/t 说明: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速度大小与路程多少和时间长短无关。 3、学生阅读:p121的表格,表格中所列的数据记录了刘翔在比赛中的成绩,记录了跑步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距离所用时间。 观察书上P114图5-29 苹果下落的运动情况。 总结:引入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A、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 B、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C、注意: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程度,它只表明一种平均“快慢程度”,所取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也不同。因此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 D、练习:“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乌龟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呢?哪个速度更快一些?速度指的是什么速度? 4、课本P114例题: A、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物体运动特点,判断运动性质。 B、规范解题格式,一般包含了已知、求、解过程、答。由于速度、路程、时间单位较多,熟悉单位换算。 C、计算运动速度,注意速度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和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注:公式变形的需要,决定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校本作业】 <基础知识>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2s的速度是( )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2.下列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3.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从楼上阳台掉下的砖头 B.草坪上滚动的球 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 4. 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 A.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个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 ) A.60s B.50s C.40s D.20s 6.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30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0m/s,物体运动全程的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