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0174

语文九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学制)2.5《邓稼先》课件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5718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九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学制
  • cover
课件61张PPT。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三颗。 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1949.8.29; 英国─1952.10.3; 法国─1960.2.13; 印度─1974.5.18。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中国人就是从 这一天开始 拥有了自己 “铁的脊梁骨”, 挺直了腰板。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杨振宁邓稼先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有关本文他们是 同乡 同学 情同手足的 好朋友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两弹元勋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山河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张爱萍热泪盈眶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彷 徨 殷红 鲜红 殷切 鲜为人知 宰割 元勋 诞生 开拓 署名 挚友 奠基 难堪 妇孺皆知 孕育 签字 马革裹尸 颤抖 谣言 截然不同 筹划 邓稼先邓稼先检查预习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成语积累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整体感知: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 理解文中的小标题 3.简单叙述六个部分的内容提示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2、概述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3、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5、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小引”。 第二部分是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