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05712

第10章 货币与信用 课件(共38张PPT)- 《财政与金融》同步教学(东北财经大学·2022)

日期:2025-09-24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43830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财政与金融,大学,财经,东北,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财政与金融 CAMERALISTICS AND FINANCE 金融篇 货币与信用 第 十 章 目录 CONTENTS 01 货币与货币制度 02 信用和信用形式 03 利率和利率的决定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产生和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货币的产生 在货币产生之前,经济体的基本交易方式是以物易物,即人们生产出自己最擅长的物品,并将自己消费后的剩余物品用以交换,以取得其他需要的物品。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 迄今为止,货币的形式主要有五种: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二、货币的职能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三、货币制度的内容和主要形式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一、信用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所谓信用,是借贷活动的一个方面,即要求在未来偿付商品或者货币的一种权利。通常,借贷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债权人借出商品或货币,从而获得了要求未来偿付商品或货币的权利,这一权利即为信用;另一方面是债务人接受商品或货币,从而承担在未来偿还商品或货币的义务,这一义务即为债务。因此,信用和债务是同一借贷活动的两个方面,信用的发生是基于债权人对债务人偿还能力的信心。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根据信用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二、信用的主要形式 信用的形式很多,根据产生信用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赊销、预付等形式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主要特点是: (1)提供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即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 (2)商业信用规模大小受到产业资本的规模和生产能力的约束。 (3)商业信用具有严格的方向性,通常都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货币资金形式向工商企业和公众个人提供的信用,有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提供类似形式的信用。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其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务人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企业和公众个人。 (2)银行信用的规模巨大,并且不受单个银行资金数量的限制。 (3)银行信用没有方向性。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社会公众或一国政府依据信用原则向他国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的信用。 根据定义可以看出,国家信用包括两种形式: (1)国内信用,即一国国内居民、工商企业向该国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的信用。 (2)国外信用,即一国的国外居民、工商企业以及其他国家政府向该国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的信用。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国家信用的主要特点是: (1)国家信用的债务人是一国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债权人则比较广泛,包括该国和其他国家的居民、工商企业等。 (2)国家信用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政府的各项支出,如政府的各种行政支出等;国家信用的偿还主要依赖税收收入。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或消费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赊销,即零售商直接以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短期信用。信用卡结算方式就属于此类。 (2)分期付款,即销售方向购买方提供的中长期信用,双方约定销售方先交付商品,再由购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期偿还货款。 (3)消费贷款,即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向消费者发放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消费信用的主要特点是: (1)消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