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05721

第1章 财政概述 课件(共24张PPT)- 《财政与金融》同步教学(东北财经大学·2022)

日期:2025-09-23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31348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财政与金融,大学,财经,东北,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财政与金融 CAMERALISTICS AND FINANCE 财政篇 财政概述 第 一 章 目录 CONTENTS 01 财政的定义和原则 02 市场和政府 03 财政职能 04 财政理论的演进 第一节 财政的定义和原则 一、财政的定义和特点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了满足公众的公共需要,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对社会产品价值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政府经济活动。 从定义看,财政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1)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特殊经济关系。 (2)财政活动的前提是满足公众的公共需要,即政府将集中的社会资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支出活动。 第一节 财政的定义和原则 (二)财政的特点 (一)日常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财政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对社会影响较大的财政现象包括税收、国家预算、财政赤字、政府债券和财政投资。 公共性 强制性 无偿性 平衡性 第一节 财政的定义和原则 二、财政的基本原则 财政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财政行为过程、处理和协调各种财政关系的基本准则。财政行为过程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目标,政府参与社会财富分配,并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财政主要原则是处理经济社会体系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节 财政的定义和原则 二、财政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市场和政府 一、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 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主导力量的经济制度。 所谓市场机制是指以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为纽带在各个市场要素之间建立的联动关系。当市场环境受到冲击而改变时,市场主体基于自身的利益必然会改变投资和消费决策,进而发生一系列连锁变动。市场机制的调节可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国民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指市场供求状况与商品价格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和政府 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或哲学基础是“经济人”假设。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所有人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者。在经济活动中,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为理x 性的经济人,生产者会想方设法向社会提供价格高、利润高的产品,消费者会想方设法购买价格低、价值高的产品。在二者的不断博弈中产生的市场机制,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运作。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是完备的。价格是由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决定的,任何单一的买者和卖者都只是被动地接受价格,此时市场是最有效率的。然而,现实中的市场并不完全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而且存在种种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来克服这种失灵。 第二节 市场和政府 二、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也称为市场缺陷,是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垄断 (2)外部性 (3)信息不对称 (4)交易成本 (5)收入分配不公平 第二节 市场和政府 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调节力量,但单纯的市场机制有可能存在调整失灵的情况,需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从而在市场机制失灵时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活动的大致范围就是市场失灵的范围。主要包括: (1)维护竞争,反垄断。即由政府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措施,对于垄断行为进行制裁,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培育和保护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2)矫正外部效应。由政府通过罚款、补贴等方式消除市场参与者的外部收益或者外部成本。 (3)消除信息不对称。政府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强制要求信息优势方提供公开、透明、及时的信息,并进行信息真实性鉴别。 (4)调整收入。由政府采用税收或转移支付等手段调整社会各阶层的收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