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混易错微考点(人教版) 易错20 碳的氧化物 易混易错判断 1.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能反应,我们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 2.确定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只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 ) 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或燃着的木条。( ) 4.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5.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引起酸雨。( ) 6.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7.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氧元素、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8.打开雪碧、可乐等汽水,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浊。( ) 9.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来鉴别。( ) 10.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会变红;将变红后的液体进行加热,会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成紫色,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 1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也可以相互反应。( ) 12.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加的根本对策是消灭二氧化碳。( ) 【易错分析】、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常见错误分析 错误类型 实例与解读 二氧化碳性质认识错误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活泼金属Na、镁可以在CO2中燃烧,应强调一般情况下、 二氧化碳能与所有的碱反应 二氧化碳不能与难溶性的碱反应,如氢氧化镁等。 二氧化碳用途认识错误 二氧化碳能用于人工降雨 事实上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干冰,升华吸热,用于制冷、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维持地球温度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碳检验、吸收方法错误 用燃着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应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应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 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很小,一般不选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而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错题纠正】 (2023秋·广东广州·九年级执信中学校考期末) 13.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图2实验中都是短的蜡烛先熄灭 B.“釜底抽薪”灭火的原理和图2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相同 C.图3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D.图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2023春·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 14.下列有关CO2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验证的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通常在高温下,煅烧石灰石制取 CO2气体 B.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看到试液变红 C.将 CO2通入盛有燃着的高低不同两只蜡烛的烧杯中,高的蜡烛先熄灭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CO2是否收集满 (2023秋·全国·九年级随堂练习) 15.有关的CO2实验如下,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2023秋·湖北十堰·九年级统考期末) 16.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将成为理想能源的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分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D.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17.如右图所示,向一个盛满CO2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打开止水夹(装置不漏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和U型管中的变化现象是 A.没有明显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