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21050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62906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俯瞰地球。他欢呼着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这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到处在欢呼来。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 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 白云:无数的白云正在那里翻卷怒涌 北冰洋:壮丽 太平洋:“无限”一词突出了太平洋面积广;“把地球推倒”突出了太平洋无限的力量感,力大无穷的勇士。 洪涛:“滚滚的”刻画了洪涛的动态形象,呈现出洪涛滚滚向前,强大无比 宏大阔远、雄奇壮观、 气势磅礴、壮阔恢弘 看到了什么 具体表现 概括特征 意境 写作背景 这是郭沫若写于1919年间的一首诗。彼时,他因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定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产生了诗情。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 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这首诗歌说的“力”是什么? 破坏的力、创造的力和不断的努力。 破坏旧社会、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 创造新社会、新秩序、新思想、新文化 需要新青年为之不断努力 对“力”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作者对“力”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以及对“力”的赞美。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读,怎么理解 “立”是一个动词,“站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háo)的是“吹响号角”。放声呼喊,是呼喊、是欢呼、是呐喊、也是赞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放号,直接发出呼喊,结合全诗内容可知,诗人抒写的是对“力”的赞美。 作家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文化身份:诗人、学者。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 文学经历: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 文学作品: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它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郭沫若 诗歌:《天上的街市》《天狗》 《凤凰涅槃》《炉中煤》 戏剧:《屈原》 《王昭君》 《蔡文姬》《虎符》 诗集:《女神》(第一本新诗集) 代表作品 彻底破坏和大胆的创造精神 情感和想象 诗歌主旨 一方面,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突进,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