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2608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阶段自我评估一(测试范围:第十二、十三章)(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295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十三,第十二,测试,范围,科版,评估
  • cover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阶段自我评估(一) (测试范围:第十二、十三章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100℃ B.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6℃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2.炎热的夏天梁老师为了使红茶变得凉爽总是要加一些冰块,图1中与改变凉茶内能方式相同的是(  ) A.钻木取火 B.烧水 C.压缩空气升温 D.搓手取暖 3.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为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很多地方从以往的“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把细水管放入农作物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农作物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4.将铜和锡等物质混合一同加热至全部熔化,制成合金,这是我国古代青铜冶炼的一种方法。根据下表,可这样制取的合金是(  ) 金属(标准大气压) 锌 银 铁 铜 熔点(℃) 419 962 1535 1083 沸点(℃) 907 2213 2750 2567 A.锌﹣银 B.铁﹣铜 C.锌﹣铜 D.铁﹣锌 5.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筒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2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明显的“白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 B.发射筒内气体对发射筒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打气筒往发射箭筒内打气过程中,筒内气压变大 D.“气压火箭”向外喷气体的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发生的能量转化相同 6.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3所示。已知甲是水,则(  ) A.乙是冰 B.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C.由丙到乙的过程放热 D.丙是水蒸气 7.对下列诗句中所指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8.小明根据图4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一定会吸收相等的热量 B.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水比沙子升温多 C.冬天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的热量小于铁放出的热量 9.图5为海边的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循环流动的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的方向)。表示炎热晴朗的夏夜的图是(  ) A B C D 10.某物理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T﹣t图像如图6所示,其中b、c质量相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图像一定是探究液体沸腾条件的T﹣t图像 B.由图像可知,a物质吸热本领强于b和c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热比b少 D.t1~t2时间内物质a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2分) 11.小新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小水滴是由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2.小明在纸锅内盛放一定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却没有被点着。这是因为水加热达到沸点后,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但温度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