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女大衣的缝制工艺 一、女大衣的外形既述 本款式适于秋冬季穿着,胸围加放量为14cm,属于合体的类型。前身为宽门襟,双排四粒扣,与男衬衫式的翻立领组成封闭式的关门领,颇有军服的风格;如果把扣子打开,扣眼反系于本衣襟的扣子上,则形成开敞状态,显露飘逸和帅气。这是本款式的亮点设计。在结构造型上,还使用厂公主线,装暗插袋,有收腰并释放下摆,但公主线的位置向侧面移动,因此取消厂侧缝这一结构线;圆装袖,后袖缝袖口处有开权,钉三粒装饰扣,如图7-39所示。 二、女大衣的成品规格(表7-2) 下一页 返回 图7-39 返回 表7-2 返回 第二节女大衣的缝制工艺 三、女大衣的部件裁剪 (1)面料:前片2片,侧片2片,后片2片,大小袖片各2片,翻领2片,底领2片、过面2片。 (2),里料:前片2片,侧片2片,后片2片,大小袖片各2片,里插袋袋布4片,,里袋袋布4片。 (3)衬料:有纺衬、牵条若干。 (4)辅料:纽扣12粒,直径2 cm;垫扣2粒。 四、女大衣的缝制工艺流程 黏衬—打线钉—开袋—前后衣片敷牵带—做挂面滚边—做门襟挂面暗门襟里襟—做前身夹里—覆挂面、翻止口—做底边—做袖、合缉摆缝和袖做、装领—缉境门襟明线—固定面与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大衣的缝制工艺 五、女大衣的缝制工艺 (一)做缝制标记 在以下部位打线钉或打剪口: (1)前片:中心线位,腰节线部位,插袋位,袖笼对位点,下摆贴边,扣位。 (2)后片及侧片:腰节线部位,下摆贴边。 (3)过面:里袋位。 (4)领片:后中心点,底领下口对肩缝点。 (二)黏衬 (1)黏有纺衬。如图7-40所示,将有纺衬置于面料的反面,边位对齐,通过钻合机将衬粘实,使之无起泡或脱层现象。需全部粘有纺衬的部位有:前片、过面、领面及领里;需在局部粘有纺衬的部位有:后片及侧片的肩部、袖窿、下摆贴边、袖片的袖口贴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图7-40 返回 第二节女大衣的缝制工艺 (2)敷牵条。按净样画出前片的止口、下摆线及所有的袖窿线。如图7-41所示,用1cm直纱牵条,烫贴于止口及下摆的净线内0. 1cm处,平服即可。袖窿处用斜纱牵条,沿净线烫贴牢固,要略紧些。 (三)做面 (1)合公主线。将前片与侧片的公主线缝缉合,要平缉。胸围线附近的曲线要缉合圆顺,插袋口部位要留出来,两端打倒针加以固定。 在公主线弯势较大部位的缝份上均匀打剪口,然后劈缝熨烫,烫实烫圆。在侧片的缝份上,距插袋袋角2cm处各打一剪口,使得侧片的缝份在此倒向前片,而不劈缝,如图7-4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图7-41 返回 图7-42 返回 第二节女大衣的缝制工艺 (2)做插袋。在前片和侧片的插袋位置可直接连裁出插袋嵌线和垫布的结构,长度为插口大小加6cm,宽度为4cm,在制作工艺上有所简化。 ①装上袋布:将上袋布与前片嵌线以1cm缝份缉合,明线,将上袋布倒向前片,如图7-43 ( a)所示。 ②装下袋布:将下袋布与侧片的垫布以1cm缝份缉合,明线,如图7-43 ( b)所示。再翻到正面在袋布上压缉0. 1cm再翻到正面在袋布上压缉0. 1cm ③合缉袋布:将上下袋布合缉一圈,在袋布底端缝人一个水平方向的拉条,注意起针和收针都尽量靠近袋角,如图7-43 ( c)所示。 ④封袋角:在面料正面的上下袋角处打套结,以使袋角加固,如图7-43 ( d)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图7-43 返回 第二节女大衣的缝制工艺 (3)合背缝。以1. 5 cm缝份合缉后背缝。 (4)合后片公主线。将后片与侧片的公主线缝缉合,要平缉。 (5)合肩缝。将前肩放在上面,缉合肩线。要将后肩的吃量置于靠近颈点1/3范围内,余下的部分平缉,如图7-44所示。 (6)烫面。 ①分烫后背缝:将后背缝劈缝熨烫,烫实。 ②分烫公主线:与前片的操作方法相同,将公主线烫圆、烫实。 ③分烫肩缝:将肩缝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