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2.运动的描述 1.认识描述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照物。 2.体验用实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掌握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用公式进行速度计算。 通过任务驱动完成目标2的学习。 生活中的物理 小明和小华坐着公交车去旅游,小明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地向后退去,便说:“我运动得好快啊。”小华看了看小明说:“你没动啊。”小明和小华的说法矛盾吗? ·导学建议· 教师可以出示类似视频给学生(或者教师在教室里模拟类似情景),这样学生可以轻松地发现问题所在。 重点梳理 参照物 1.当你坐在行驶的车上,透过车窗看路旁的树和电线杆,感觉到它们在怎么运动? 答 会感觉到路旁的树和电线杆在向后运动。 2.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 回忆类似场景,想一想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 答 因为你选择了对面的列车为参照标准,产生了与你用地面为参照物时不同的判断。 3.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总要先选择另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作 参照物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 静止 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 运动 的。 参照物 静止 运动 1.下列词语或情境中,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 (1)水涨船高: 河岸 ;(2)月亮在云中穿行: 云 ; (3)太阳落山: 山 ;(4)刻舟求剑: 舟 。 2.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一般来说,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取 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河岸 云 山 舟 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物体,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就有可能不同。 动与静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果两个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我们就说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 4.仔细观看以下图片可以发现: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同学,若以同桌为参照物是 静止 的,若以教室外面行走的人为参照物,则教室里的同学是 运动 的;若以一起骑双人车的女同学为参照物,男同学是 静止 的,若以海边的人为参照物,则男同学是 运动 的。 静止 运动 静止 运动 5.如图所示,这是正在太空飞行的“神舟九号”飞船,里面坐着的是景海鹏、刘洋、刘旺三位宇航员,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三位宇航员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若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为参照物,另外两人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三位宇航员都是运动的;若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为参照物,另外两人则是静止的。 快与慢 6.速度是表示 物体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 v=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 ,符号为 m/s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千米/小时 作为速度的单位,其符号为 km/h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1 m/s=3.6 km。 物体运动快慢 单位时间 路程 v= 米/秒 m/s 千米/小时 km/h 1 m/s=3.6 km/h 7.某飞机做匀速飞行,在5 s内匀速飞行了1000 m,它飞行的速度为 200 m/s,合 720 km/h,它25 s内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