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50265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古诗词曲梳理与巩固训练——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2648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训练,答案,上册,七年级,巩固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专题 古诗词曲梳理与巩固训练 七年级上册 1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水何澹(dàn)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向东伐乌桓时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长势也很旺盛。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日月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辉煌灿烂,仿佛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庆幸得很,我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关键句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展现出博大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鸟不住地啼叫,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到那夜郎以西! 关键句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景抒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轻快的航船追逐着碧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分外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挂。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家书什么时间才能送到啊?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去。 关键句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和“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着旧事物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悲伤到极点的行人还在远离家乡的地方。 关键句理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渲染悲凉气氛,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5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的秋雨和我的情思。 主旨:诗人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时空的变化,抒发了诗人旅居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巩固训练 1.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② 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 ③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⑤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⑥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某同学收集了描写景物的诗句,请你根据批注的内容,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描写景物的诗句 批注 《观沧海》 曹操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葱茏,百草繁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①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